文章插图
《易筋经》的伪李靖序中曾对“易筋”书名的命名和取意有所交待 。北宋景德年间(1004—1007)道原所撰的讲述佛教禅宗传法谱系的《景德传灯录》中的达摩传有一段达摩与诸弟子的对答,达摩对诸弟子的答语,评价为“得吾皮”、“得吾肉”或“得吾骨”,只有对慧可的评价最高,说是“得吾髓” 。所谓得皮、得肉、得骨、得髓都是一种“譬喻”,并非实指,不过是比喻对其禅法的领悟程度 。这篇伪李靖序从达摩说二祖慧可“得吾髓”这句话衍生出达摩把《洗髓经》传给慧可之论,并且强调说并非“漫语” 。至于“易筋”,此序强调“筋”对“连络周身,通行血气”的重要性 。在《易筋经》正文《总论》中,交待“易”是“变化”的意思,“筋”指人身的经络;认为人之身有内有外,“洗髓”能“清其内”,“易筋”是“坚其外”,“洗髓”、“易筋”之后,就可以体证佛道,得享高寿了 。
文章插图
如有学者也指出,在宋代张君房所撰的道教类书《云笈七籤.延陵君修真大略》中已有“易髓”、“易筋”的说法,更早的还可以在魏晋时期出现的道家求仙小说《汉武帝内传》中找到渊源 。《汉武帝内传》已有“一年易气,二年易血,三年易精,四年易脉,五年易髓,六年易骨,七年易筋,八年易发,九年易形”的记载,表述的是道家练气求长生的一种理想 。所以“易筋”原属道家思想,再加上《易筋经》中有“配合阴阳法”,是用少女少妇按摩,甚至还有类似于道家房中术的内容 。目前流传最早的图十二势《易筋经》刻本是清中期“来章氏辑”本《易筋经》 。来章氏辑本《易筋经》分上、下卷,后面还附有《洗髓经》,具体刊刻时间尚未明了,唐豪在解放初期所写的《嵩山少林传习的和彙辑的体操》中认为是清“道光年间出版” 。其首页右有“宋少保岳鹏举鉴定”字样,“总论”右有“西竺达摩祖师着西竺圣僧般刺密谛译义南洲白衣海岱游人订正”字样,有李、牛“序文” 。常见的清“本衙藏板”刊本中“来章氏辑”四字见于《易筋经》“附录”下卷 。来章氏辑本《易筋经》是流传较广刊刻本,刊印的《易筋经》,有的即以此为底本,例如,清江苏吴县人潘霨于鹹丰八年(1858)刊印《卫生要术》,清人王祖源于光绪7年(1881)刊印《内功图说》,清光绪21年(1895)由重庆人周述官编辑《增演易筋洗髓内功图说》,1917年由上海大声书局出版《少林拳术精义》等书籍中“易筋经十二势”应始于此本,只不过图示服装由俗装变为僧装 。《易筋经》的内容包括了练习所能达到的理想效果和具体的练习方法两方面的主要内容,对武侠小说影响最大的是其中的内壮神勇、外壮神力的说法 。其“内壮神勇”提到练习该功法之后,“从骨中生出神力,久久加功,其臂、腕、指、掌,迥异寻常,以意努之,硬如铁石,并其指可贯牛腹,侧其掌可断牛头”,这些都还只是“小用之末技”;“外壮神力”练成之后,“手托城闸,力能举鼎”都算不上奇异了 。从道光年间开始的武侠小说提到《易筋经》,渲染的都是《易筋经》中所说的练成后的这种神奇功用 。易筋经包括内经和外经两种锻鍊方法,各有12势 。易筋经内经採用站式,以一定的姿势,借呼吸诱导,逐步加强筋脉和脏腑的功能 。大多数採取静止性用力 。呼吸以舒适自然为宜,不可迸气 。古代相传的易筋经姿式及锻鍊法有12势,即韦驮献杵(有3势)、摘星换斗、三盘落地、出爪亮翅、倒拽九牛尾、九鬼拔马刀、青龙探爪、卧虎扑食、打躬势、工尾势等 。易筋经外经注重外壮,《易筋经外经图说》指出:“凡行外壮功夫,须于静处面向东立,静虑凝神,通身不必用力,只须使其气贯两手,若一用力则不能贯两手矣 。每行一式,默数四十九字,接行下式,毋相间断 。行第一式自觉心思法则俱熟,方行第二式 。速者半月,迟者一月,各式俱熟,其力自能贯上头顶 。此炼力鍊气,运行易筋脉之法也 。”
- 2012年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书籍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 福建莆田国际南少林武术文化旅游节
- 知音漫客丛书·新武侠系列:逍遥奇侠
- 介绍水浒传人物 水浒传人物简介
- 武昌江滩
- 武警上海市总队医院肝病治疗中心
- 武汉城际铁路
- 德黑兰黑武士
- 武汉卓尔足球运动员 李阳
- 武汉卢庄人均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