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菜泰斗黄振华逝世,他是粤菜大厨的“001”号,这些名菜皆出自他手 亚洲食神吉尼斯记录( 二 )


那时,黄振华和团队专程北上向当地师傅学习发海参、烹饪“葱烧海参” 。学成以后,黄振华对葱烧海参进行升级,令其不单闻起来香,吃起来更香 。最后,北方师傅反过来向他请教玄机,黄振华毫无保留告知秘诀:大葱要选最靓的,不用炸得太熟,捏一小段出来提炼葱油做葱烧 。
五朝宴:仿古菜肴融合广式风味
南越王宴:追溯广州饮食之源
黄振华的代表作除了赫赫有名的满汉全席,还有“唐宋元明清”五朝宴以及南越王宴 。1986年秋交会期间,五朝宴一出,名噪一时 。后来应香港的酒楼邀请,黄振华带队前往表演了10天 。此前,为了准备五朝宴,酒家带领黄振华等师傅先后到北京、西安、开封、洛阳、杭州和南京等古都考察,搜集古代名食菜谱和烹饪特色,拜访当地名厨共同追溯古菜渊源 。经过研究,筛选出有历史故事的仿古菜肴,在传统技艺基础上糅合粤菜特色 。
2003年,黄振华以有2000年食文化的粤菜始祖南越王菜为基础,追溯广州饮食之源,从菜品、餐具、服饰、礼仪、典故、音乐和环境布局等方面精心制作西汉饮食遗风、代表古越文化的盛宴——“南越王宴” 。为了让每一个菜都有考据,能结合典故,将古代、现代食材和史料充分融合,黄振华及其团队足足准备了10年 。他对食物原材料进行了精心甄选,以最能体现南越时期饮食特点的原料入菜,甚至连小食显示岭南特色 。
在南越王墓出土两件铜姜礤,其基本构造与今天人们使用的姜礤一样,表明越人在日常饮食中,普遍喜用姜汁入菜 。如何以不落窠臼的方式让食客能记住这一特点呢?最后黄振华做了这个选择:现场即制“姜撞奶” 。姜撞奶具有浓厚的岭南特色,作为甜点中的上品不失为很好的点缀 。恰到好处的食料选择使南越时期“杂食”的特点在该宴席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
在烹调方法上也借鉴了当时的烹调法 。南越王墓出土两百多只黄胸鹀,它们的残骨夹存着黄土和木炭,是用黄土包裹再放置炭火中烘熟后才入藏的,此种制法周代称“炮” 。这为“南越王宴”的菜式制作提供了可贵的借鉴 。黄振华采用上述烹法,制作出“木炭黄泥炮鸟雀” 。
2019年,广州亚洲美食节举行 。本报策划“食神打卡广州美食”活动,著名导演、制片人张纪中、考古学家黄淼章和粤菜泰斗黄振华作为“食神”,赴广州酒家“打卡”南越王宴,与观众分享粤菜之源 。
“泰斗”秘诀:多看多做多学多试味
黄振华曾分享过他从师傅黄瑞那儿学来“秘招”:试味 。
豉油皇鸡是当时广州酒家热卖的一道菜,黄瑞烹调时,黄振华就在旁边学习 。他试过根据师傅给出的食材份量,跟足操作步骤,然而出来的味道依旧不同 。后来才发现,黄瑞在炒的过程中进行试味并及时做出浓淡调整 。原来,一道菜里的不同食材可能在不同处理环节都经过入味,浓淡有别 。烹调中试味,是保证成品味道一致的最好方法 。
黄振华从未停止过学习,他一订就是四五种杂志,经常泡图书馆和博物馆找书看,在电视上一见到有创意的菜式,立刻录像下来,一切都是为了学习和拓展自我 。担任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之后,他有了更多到异地考察的机会,热爱摄影的他当时入手了一台相机 。这相机不拍其他,只拍所见之菜 。每到一个地方考察,他就把菜品拍下来,记录下菜品的造型和食材 。至于味道,他反而认为不必执着,因为未必合适广州人的口味,可以再调和 。
黄振华师傅曾说,创新,是粤菜永恒的主题 。
多年来,他在传统技艺基础上糅合新特色,开拓创新,将粤菜推向新的台阶;他传艺带徒,桃李满天下,为弘扬中华饮食文化,推动餐饮行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