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物流系统1)物流系统是一个大跨度系统,这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地域跨度大;二是时间跨度大 。2)物流系统稳定性较差而动态性较强 。3)物流系统属于中间层次系统範围,本身具有可分性,可以分解成若干个子系统 。4)物流系统的複杂性使系统结构要素间有非常强的 "背反"现象,常称之为"交替损益"或"效益背反"现象, 处理时稍有不慎就会出现系统总体恶化的结果 。模式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区别并相互联繫的要素,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以一定的方式结合起来而形成的整体 。关于系统的这个定义基本上没有什幺异议,但是对于物流系统的要素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却有着很多版本 。根据不同的研究将物流要素分为不同的类型,即物运要素、资源要素、网路要素等 。流动要素认为物流系统由流体、流向、载体、流量、流速、流效七种要素构成;资源要素认为运输资源、储存资源构成;网路要素认为物流据点和物流线路构成 。面对多种版本,那幺物流系统的本质是什幺呢?笔者比较赞同斯托克、兰伯特合着的《战略物流管理》中关于物流系统的界定,即“它是由那些为了在物流渠道内管理物料、人员的有序流动相互联繫的活动所组成的网路 。由此提出物流系统模式 。流动要素、资源要素、网路要素的说法就是对物流系统本质在不同角度的表达 。物流系统的输入包括自然资源(土地、设施、设备)、人、财务和信息资源 。物流系统的处理过程就是通过管理主体对物流活动以及这些活动所涉及的资源进行计画、执行、控制,最终高效完成物流任务 。物流系统输出就是物流服务,包括组织竞争优势、时间和空间效用以及物资(原材料、在制品、製成品)向客户的有效移动 。物流系统处理过程的物流活动,是增值性经济活动,又是增值加成本、增加环境处理过程的物流活动,是增值性经济活动,又是增加成本、增加环境负担的经济活动,因此,对物流活动的认识,应当是研究物流管理的一个基本点 。目的建立物流系统的目的主要是实现了物流系统合理化,获得巨观和微观两个效益 。进行物流系统管理 。物流系统的巨观经济效益是指一个物流系统的建立对全社会经济效益的影响 。其直接表现形式是这一物流系统如果作为一个子系统来看待它,就是对整个社会流通及全部国民经济效益的影响 。物流系统的微观经济效益 是指物流系统本身在运行后所获得的企业效益 。其直接表现形式是通过有效地组织“物”的流动,并提高客户服务的同时降低物流运营成本 。物流系统管理的五个重要方面:1.物流系统管理的关键是关注输出的“结果”2.物流系统要素之间必须按照顺序进行管理3.物流系统操作和过程必须在有需要的时候4.物流系统管理受空间因素的约束5.物流系统各要素之间实行权衡管理目标(一)客户服务目标(二)快速、及时目标(三)节约目标(四)规模最佳化目标(五)库存调节目标 物流要素一般要素· 人的要素 人指的是劳动者,是所有系统的核心要素,也是系统的第一要素 。· 财的要素 是指物流中不可缺少的资金 。资金是所有企业系统的动力 。· 物的要素 包括物流系统的劳动对象,即各种实物 。· 信息要素 包括物流系统所需要处理的信息,即物流信息 。功能要素· 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 指的是物流系统所具有的基本能力,这些基本能力有效地组合、连结在一起,变成了物流系统的总功能,便能合理、有效地实现物流系统的总目的 。· 主要包括运输、储存保管、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物流信息等要素 。流动要素1.流体,即“物”;2.载体,即承载“物”的设备和这些设备据以运作的设施,如汽车和道路;3.流向,即“物”转移的方向;4.流量,即物流的数量表现;5.流程,即物流路径的数量表现,亦即物流经过的里程;6.流速,即流体流动的速度;7.流效,即流体流动的效率和效益、成本与服务等在物流的过程中,这7个流动要素,一个都不能少,并且都是相关的 。支撑要素· 体制制度 决定物流系统的结构、组织、领导、管理方式,国家对其控制、指挥,管理方式以及这个系统地位、範畴,是物流系统的重要保障 。法律法规 物流系统的运行都不可避免的涉及企业和人的权益问题,法律法规一方面限制和规範物流系统的活动,使之与更大系统协调,一方面是给予保障 。· 行政命令 决定物流系统正常运转的重要支持要素 。·标準化系统是保证物流环节协调运行,保证物流系统与其它系统在技术上实现联结的重要支撑条件 。· 商业习惯 是整个物流系统为了使客户达到满意所提供服务的基本要求,了解商业习惯,将使物流系统始终围绕客户为主进行运营,达到企业的目的 。物质基础要素· 基础设施 是组织物流系统运行的基础物质条件,包括物流场站、物流中心、仓库,物流线路,建筑、公路、铁路、港口等等 。·物流装备是保证物流系统开动的条件,包括仓库货架、进出库设备、加工设备、运输设备、装卸机械等 。· 物流工具 是物流系统运行的物质条件,包括包装工具、维修保养工具、办公设备等 。·信息技术及网路 是掌握和传递物流信息的手段,根据所需信息水平不同,包括通讯设备及线路、传真设备,计算机及网路设备等 。· 组织及管理 是物流系统的“软体”,起着连线、调运、运筹、协调、指挥其他各要素以保障物流系统目的的实现之作用 。设计考虑的角度设计一个物流系统来完成物流的基本目标需要从两个角度去考虑 。第一种是重新设计一个物流系统;这种现象主要是新企业成立或者是进入新的领域或区域的时候,需要考虑的问题 。第二种是在现有基础上改善一个物流系统;现有的物流系统中存在某种缺陷,造成了局部的物流成本上升或者是客户投诉比例上升等现象的出现,企业应及时改善物流系统 。步骤(四阶段)定义问题、分析数据、选择系统、完成设计物流系统成本影响因素竞争关係对物流系统的影响·订货周期的长短 (订货周期=订单传送时间+订单準备时间+订单完成时间)· 产品的可替代性· 库存数量的调节·运输方式的改变改善办法(一) 改善成本与服务,改变物流系统(二) 提高物流服务,取得竞争优势(三) 採用成本对策,改善物流服务(四) 降低物流成本产品关係对物流系统的影响· 产品价格 是影响物流系统成本的主要因素之一· 产品密度 是影响物流系统成本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 产品的易破损程度 是影响物流系统成本的第三个因素· 产品的特殊搬运要求 是影响物流系统成本的第四个因素空间关係对物流系统成本影响很大的是空间关係,即物流系统中关于市场和供应点的定点选址 。主要是由于物流功能要素之一的运输成本的上升会和运输距离有很大的关係 。距离因素和空间因素可能会以运输成本以外的方式影响物流成本在设计和管理物流大系统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①服务性(service),在为用户服务方面要求做到无缺货、无货物损伤和丢失等现象,且费用便宜;②快捷性(speed),要求把货物按照用户指定的地点和时间迅速送到;③有效地利用面积和空间(space saving),虽然我国土地费用比较低,但也在不断上涨,特别是对城市市区面积的有效利用必须加以充分考虑,应逐步发展立体设施和有关物流机械,求得空间的有效利用;④规模适当化(scale optimization),应该考虑物流设施集中与分散的问题是否适当,机械化与自动化程度如何合理利用,情报系统的集中化所要求的计算机等设备的利用等;⑤库存控制(stock control),库存过多则需要更多的保管场所,而且会产生库存资金积压,造成浪费 。因此,必须按照生产与流通的需求变化对库存进行控制 。上述物流系统化的内容简称为“5S”,要发挥以上物流系统化的效果,就要把从生产到消费过程的货物量作为一贯流动的物流量看待,依靠缩短物流路线,使物流作业合理化、现代化,从而降低其总成本 。效益背反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物流的各项活动(运输、保管、搬运、包装、流通加工)之间存在"效益背反"(Trad off),所谓"效益背反"是指"对于同一资源(例如成本)的两个方面处于相互矛盾的关係之中,想要较多地达到其中一个方面的目的,必然使另一方面的目的受到部分损失" 。(1)减少库存据点并儘量减少库存,势必使库存补充变得频繁,必然增加运输次数 。简化包装,则包装强度降低,仓库里的货物就不能堆放过高,这就降低了保管效率 。而且在装卸和运输过程中容易出现破损,以致搬运效率下降,破损率增多 。(2)将铁路运输改为航空运输,虽然运费增加了,而运输速度却大幅度提高了 。不但减少了各地物流据点的库存,还大量减少了仓储费用 。(3)由于各物流活动之间存在着"效益背反",因而就必须研究总体效益,使物流系统化 。前面我们已经指出,物流系统是为达成物流目的的有效机制 。物流的各项活动如运输、保管、搬运、包装、流通加工等都各自具有提高自身效率的机制,也就是具有运输系统、保管、系统、搬运系统、包装系统、流通加工系统等分系统 。因此,我们必须使各个系统以实现其最佳效益为目的 。这些系统之间存在着"效益背反",因而物流系统就是以成本为核心,按最低成本的要求,使整个物流系统化 。也就是说,物流系统就是要调整各个分系统这间的矛盾,把它们有机地联繫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整体,使成本变为最小以追求和实现部门的最佳效益 。组成物流系统中的国际物流系统是由商品的包装、储存、运输、检验、流通加工和其前后的整理、再包装以及国际配送等子系统组成 。运输子系统运输的作用是将商品使用价值进行空间移动,物流系统依靠运输作业克服商品生产地和需要地点的空间距离,创造了商品的空间效益 。国际货物运输是国际物流系统的核心 。仓储子系统商品储存、保管使商品在其流通过程中处于一种或长或短的相对停滞状态,这种停滞是完全必要的 。因为,商品流通是一个由分散到集中,再由集中到分散的源源不断的流通过程 。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中的商品从生产厂或供应部门被集中运送到装运港口,有时须临时存放一段时间,再装运出口,是一个集和散的过程 。它主要是在各国的保税区和保税仓库进行的 。主要涉及各国保税制度和保税仓库建设等方面 。保税制度是对特定的进口货物,在进境后,尚未确定内销或复出的最终去向前,暂缓缴纳进口税,并由海关监管的一种制度 。这是各国政府为了促进对外加工贸易和转口贸易而採取的一项关税措施 。保税仓库是经海关批准专门用于存放保税货物的仓库 。商品检验子系统由于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具有投资大、风险高、周期长等特点,使得商品检验成为国际物流系统中重要的子系统 。通过商品检验,确定交货品质、数量和包装条件是否符合契约规定 。商品包装子系统杜邦定律(美国杜邦化学公司提出)认为:63%的消费者是根据商品的包装装潢进行购买的,国际市场和消费者是通过商品来认识企业的,而商品的商标和包装就是企业的面孔,它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综合科技文化水平 。国际物流信息子系统该子系统主要功能是採集、处理和传递国际物流和商流的信息情报 。没有功能完善的信息系统,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将寸步难行 。国际物流信息的主要内容包括进出口单证的作业过程、支付方式信息、客户资料信息、市场行情信息和供求信息等 。国际物流信息系统的特点是信息量大,交换频繁;传递量大,时间性强;环节多、点多、线长 。所以要建立技术先进的国际物流信息系统 。国际物流系统网路是指由多个收发货的“节点”和它们之间的“连线”所构成的物流抽象网路以及与之相伴随的信息流网路的有机整体 。收发货节点是指进、出口国内外的各层仓库,如製造厂仓库、中间商仓库、口岸仓库、国内外中转点仓库以及流通加工配送中心和保税区仓库 。国际贸易商品就是通过这些仓库的收入和发出,并在中间存放保管,实现国际物流系统的时间效益,克服生产时间和消费时间上的分离,促进国际贸易系统的顺利运行 。连线是指连线上述国内外众多收发货节点间的运输,如各种海运航线、铁路线、飞机航线以及海、陆、空联合运航线 。这些网路连线是库存货物的移动(运输)轨迹的物化形式;每一对节点有许多连线以表示不同的运输路线、不同产品的各种运输服务;各节点表示存货流动暂时停滞,其目的是为了更有效的移动(收或发);信息流动网的连线通常包括国内外的邮件,或某些电子媒介(如电话、电传、电报以及EDI电子数据交换等),其信息网路的节点则是各种物流信息汇集及处理之点,如员工处理国际订货单据、编制大量出口单证或準备提单或电脑对最新库存量的记录;物流网与信息网并非独立,它们之间的关係是密切相联的 。功能运输功能运输是物流的核心业务之一,也是物流系统的一个重要功能 。选择何种运输手段对于物流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决定运输手段时,必须权衡运输系统要求的运输服务和运输成本,可以从运输机具的服务特性作判断的基準:运费,运输时间,频度,运输能力,货物的安全性,时间的準确性,适用性,伸缩性,网路性和信息等 。仓储功能在物流系统中,仓储和运输是同样重要的构成因素 。仓储功能包括了对进入物流系统的货物进行堆存、管理、保管、保养、维护等一系列活动 。仓储的作用主要表现再两个方面:一是完好地保证货物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是为将货物配送给用户,在物流中心进行必要的加工活动而进行的保存 。随着经济的发展,物流由少品种、大批量物流进入到多品种、小批量或多批次、小批次物流时代,仓储功能从重视保管效率逐渐变为重视如何才能顺利地进行发货和配送作业 。流通仓库作为物流仓储功能的服务据点,在流通作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将不再以储存保管为其主要目的 。流通仓库包括捡选,配货,检验,分类等作业并具有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小批量等收货配送功能以及附加标籤,重新包装等流通加工功能 。根据使用目的,仓库的形式可分为:配送中心(流通中心)型仓库:具有发货,配送和流通加工的功能; 存储中心型仓库:以存储为主的仓库; 物流中心性仓库:具有存储,发货,配送,流通加工功能的仓库 。物流系统现代化仓储功能的设定,以生产支持仓库的形式,为有关企业提供稳定的零部件和材料供给,将企业独自承担的安全储备逐步转为社会承担的公共储备,减少企业经营的风险,降低物流成本,促使企业逐步形成零库存的生产物资管理模式 。包装功能为使物流过程中的货物完好地运送到用户手中,并满足用户和服务对象的要求,需要对大多数商品进行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包装 。包装分工业包装和商品包装两种 。工业包装的作用是按单位分开产品,便于运输,并保护在途货物 。商品包装的目的是便于最后的销售 。因此,包装的功能体现再保护商品、单位化、便利化和商品广告等几个方面 。前三项属物流功能,最后一项属行销功能 。装卸搬运功能装卸搬运是随运输和保管而产生的必要物流活动,是对运输、保管、包装、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进行衔接的中间环节,以及在保管等活动中为进行检验、维护、保养所进行的装卸活动,如货物的装上卸下、移送、拣选、分类等 。装卸作业的代表形式是货柜化和托盘化,使用的装卸机械设备有吊车、叉车、传送带和各种台车等 。在物流活动的全过程中,装卸搬运活动是频繁发生的 。因而是产品损坏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装卸搬运的管理,主要是对装卸搬运方式、装卸搬运机械设备的选择和合理配置与使用以及装卸搬运合理化,儘可能减少装卸搬运次数,以节约物流费用,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流通加工功能流通加工功能是在物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流动的过程中,为了促进产品销售、维护产品质量和实现物流效率化,对物品进行加工处理,使物品发生物理或化学性变化的功能 。这种在流通过程中对商品进一步的辅助性加工,可以弥补企业、物资部门、商业部门生产过程中加工程度的不足,更有效地满足用户的需求,更好地衔接生产和需求环节,使流通过程更加合理化,是物流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增值服务,也是现代物流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流通加工的内容有装袋、定量化小包装、拴牌子、贴标籤、配货、挑选、混装、刷标记等 。流通加工功能其主要作用表现在:进行初级加工,方便用户;提高原材料利用率;提高加工效率及设备利用率;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手段的最高效率;改变品质,提高收益 。配送功能配送功能的设定,可採取物流中心集中库存、共同配货的形式,使用户或服务对象实现零库存,依靠物流中心的準时配送,而无需保持自己的库存或只需保持少量的保险储备,减少物流成本的投入 。配送是现代物流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徵 。信息服务功能现代物流是需要依靠信息技术来保证物流体系正常运作的 。物流系统的信息服务功能, 包括进行与上述各项功能有关的计画、预测、动态(运量、收、发、存数)的情报及有关的费用情报、生产情报、市场情报活动 。财物流情报活动的管理,要求建立情报系统和情报渠道,正确选定情报科目和情报的收集、汇总、统计、使用方式,以保证其可靠性和及时性 。从信息的载体及服务对象来看,该功能还可分成物流信息服务功能和商流信息服务功能 。商流信息主要包括进行交易的有关信息,如货源信息、物价信息、市场信息、资金信息、契约信息、付款结算信息等 。商流中交易、契约等信息,不但提供了交易的结果,也提供了物流的依据,是两种信息流主要的交汇处;物流信息主要是物流数量、物流地区、物流费用等信息 。物流信息中库存量信息、不但是物流的结果,也是商流的依据 。物流系统的信息服务功能必须建立在计算机网路技术和国际通用的EDI信息技术基础之上,才能高效地实现物流活动一系列环节的準确对接,真正创造“场所效用”及“时间效用” 。可以说,信息服务是物流活动的中枢神经,该功能在物流系统中处于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信息服务功能的主要作用表现为:缩短从接受订货到发货的时间;库存适量化;提高搬运作业效率;提高运输效率;使接受订货和发出订货更为省力;提高订单处理的精度;防止发货,配送出现差错;调整需求和供给;提供信息谘询等 。最佳化原则对于大多数的企业来说,物流系统最佳化是其降低供应链运营总成本的最显着的商机所在 。但是,物流系统最佳化过程不仅要投入大量的资源,而且是一项需要付出巨大努力、克服困难和精心管理的过程 。美国领先的货运计画解决方案供应商Velant公司的总裁和CEO Don Ratliff博士集30余年为企业提供货运决策最佳化解决方案的经验,在2002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LM)年会上提出了“物流最佳化的10项基本原则”,并认为通过物流决策和运营过程的最佳化,企业可以获得降低物流成本10%-40%的商业机会 。这种成本的节约必然转化为企业投资回报率的提高 。目标(Objectives)设定的目标必须是定量的和可测评的 。制定目标是确定我们预期愿望的一种方法 。要最佳化某个事情或过程,就必须确定怎样才能知道目标对象已经被最佳化了 。使用定量的目标,计算机就可以判断一个物流计画是否比另一个更好 。企业管理层就可以知道最佳化的过程是否能够提供一个可接受的投资回报率(Return On Investment) 。模型(Models)模型必须忠实地反映实际的物流过程 。建立模型是把物流运营要求和限制条件翻译成计算机能够理解和处理的某种东西的方法 。例如,我们需要一个模型来反映货物是如何通过组合装上卡车的 。一个非常简单的模型,不能充分地反映实际的物流情况 。如果使用简单的重量或体积模型,许多计算机认为合适的载荷将无法实际装车,而实际上更好的装载方案会由于计算机认为不合适而被放弃 。所以,如果模型不能忠实地反映装载的过程,则由最佳化系统给出的装车解决方案要幺无法实际执行,要幺在经济上不合算 。数据(Data)数据必须準确、及时和全面 。数据驱动了物流系统的最佳化过程 。如果数据不準确,或有关数据不能够及时地输入系统最佳化模型,则由此产生的物流方案就是值得怀疑的 。对必须产生可操作的物流方案的物流最佳化过程来说,数据也必须全面和充分 。例如,如果卡车的体积限制了载荷的话,使用每次发货的重量数据就是不充分的 。集成(Integration)系统集成必须全面支持数据的自动传递 。因为对物流系统最佳化来说,要同时考虑大量的数据,所以,系统的集成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要最佳化每天从仓库向门店送货的过程就需要考虑订货、客户、卡车、驾驶员和道路条件等数据 。人工输入数据的方法,哪怕是只输入很少量的数据,也会由于太花时间和太容易出错而不能对系统最佳化形成支持 。表述(Delivery)系统最佳化方案必须以一种便于执行、管理和控制的形式来表述 。由物流最佳化技术给出的解决方案,除非现场操作人员能够执行,管理人员能够确认预期的投资回报已经实现,否则就是不成功的 。现场操作要求指令简单明了,要容易理解和执行 。管理人员则要求有关最佳化方案及其实施效果在时间和资产利用等方面的关键标桿信息更综合、更集中 。算法(Algorithms)算法必须灵活地利用独特的问题结构 。不同物流最佳化技术之间最大的差别就在于算法的不同(藉助于计算机的过程处理方法通常能够找到最佳物流方案) 。关于物流问题的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是每一种物流最佳化技术都具有某种特点 。为了在合理的时间段内给出物流最佳化解决方案就必须藉助于最佳化的算法来进一步开发最佳化技术 。因此,关键的问题是:(1)这些不同物流最佳化技术的特定的问题结构必须被每一个设计物流最佳化系统的分析人员认可和理解;(2)所使用的最佳化算法应该具有某种弹性,使得它们能够被“调整”到可以利用这些特定问题结构的状态 。物流最佳化问题存在着大量的可能解决方案(如,对于40票零担货运的发货来说,存在着1万亿种可能的装载组合) 。如果不能充分利用特定的问题结构来计算,则意味着要幺算法将根据某些不可靠的近似计算给出一个方案,要幺就是计算的时间极长(也许是无限长) 。计算(Computing)计算平台必须具有足够的容量在可接受的时间段内给出最佳化方案 。因为任何一个现实的物流问题都存在着大量可能的解决方案,所以,任何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问题都需要相当的计算能力支持 。这样的计算能力应该使得最佳化技术既能够找到最佳物流方案,也能够在合理的时间内给出最佳方案 。显然,对在日常执行环境中运行的最佳化技术来说,它必须在几分钟或几小时内给出物流最佳化方案(而不是花几天的计算时间) 。採取动用众多计算机同时计算的强大的集群服务和并行结构的最佳化算法,可以比使用单体PC机或基于工作站技术的算法更快地给出更好的物流最佳化解决方案 。人员(People)负责物流系统最佳化的人员必须具备支持建模、数据收集和最佳化方案所需的领导和技术专长 。最佳化技术是“火箭科学”,希望火箭发射后能够良好地运行而没有“火箭科学家”来保持它的状态是不可能的 。这些专家必须确保数据和模型的正确,必须确保技术系统在按照设计的状态工作 。现实的情况是,如果缺乏具有适当技术专长和领导经验的人的组织管理,複杂的数据模型和软体系统要正常运行并获得必要的支持是不可能的 。没有他们大量的工作,物流最佳化系统就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过程(Process)商务过程必须支持最佳化并具有持续的改进能力 。物流最佳化需要应对大量的在运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物流目标、规则和过程的改变是系统的常态 。所以,不仅要求系统化的数据监测方法、模型结构和算法等能够适应变化,而且要求他们能够捕捉机遇并促使系统变革 。如果不能在实际的商务运行过程中对物流最佳化技术实施监测、支持和持续的改进,就必然导致最佳化技术的潜力不能获得充分的发挥,或者只能使其成为“摆设” 。回报(ROI)投资回报必须是可以证实的,必须考虑技术、人员和操作的总成本 。要证实物流系统最佳化的投资回报率,必须把握两件事情:一是诚实地估计全部的最佳化成本;二是将最佳化技术给出的解决方案逐条与标桿替代方案进行比较 。在计算成本的时候,企业对使用物流最佳化技术的运营成本存在着强烈的低估现象,尤其是在企业购买的是“供业余爱好者自己开发使用”的基于PC的软体包的情况下 。这时要求企业拥有一支训练有素的使用者团队和开发支持人员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调试技术系统 。在这种情况下,有效使用物流最佳化技术的实际年度运营成本极少有低于技术採购初始成本的(如软体使用许可费、工具费等) 。如果物流最佳化解决方案的总成本在第二年是下降的,则很可能该解决方案的质量也会成比例的下降 。在计算回报的时候,要确定物流最佳化技术系统的使用效果,必须做三件事:一是在实施最佳化方案之前根据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测定基準状态;二是将实施物流最佳化技术解决方案以后的结果与基準状态进行比较;三是对物流最佳化技术系统的绩效进行定期的评审 。要準确地计算投资回报率必须採用良好的方法来确定基準状态,必须对所投入的技术和人力成本有透彻的了解,必须测评实际改进的程度,还必须持续地监测系统的行为绩效 。但是,因为绩效数据很少直接可得,而且监测过程需要不间断的实施,所以,几乎没有哪个公司能够真正了解其物流最佳化解决方案的实际效果 。发展趋势行业情况物流系统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流功能单元构成,以完成物流服务为目的的有机集合体 。作为物流系统的"输入"就是採购、运输、储存、流通加工、装卸、搬运、包装、销售、物流信息处理等环节的劳务、设备、材料、资源等 。配送技术的未来发展将以网路化、智慧型化为特徵 。2012年1-5月份,重点物流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4.1%,增幅比1-4月份回落1.7个百分点 。预计2012年下半年中国物流运行缓中趋稳,全年社会物流总额增长11%左右,社会物流总费用增长12%左右 。2012年,美债危机警报拉响,欧债危机持续发酵、扩散 。至第三季度,七大工业国和金砖国家的进口环比下降1%,出口增幅也出现大幅下滑 。技术方面物流系统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集机械设计、计算机科学、管理学和自动化控制技术等于一身的综合技术 。上世纪90年代末,全世界的製造者和分销商继续承受着各种压力,其中包括:产品定单更小、更频繁,产品需求不断变化且更加用户化和服务价值升高等 。经营者们必须使工厂的运行适应定单的混合、更短的定单周转时间和更高的生产能力 。必须採取一定的策略来适应不断提高要求的库存管理、运行的柔性以及各种过程集成的程度 。在供应链中集中对一些过程进行转移、结合或消除,使得工厂以及仓库的物流和信息流更加有效 。在这些变化的要求下现代物流技术从各个方面显示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从广义上讲,物流泛指物质实体及其载体的场所(或位置)的转移和时间占用,即指物质实体的物理流动过程 。它是在生产和消费从时间和空间上被分离并日益扩大的形势下为有机地衔接“供”和“需”,保证社会生产顺利地进行,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 。物流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物流活动的机械化、自动化和合理化,以实现物流系统的时间和空间效益 。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由所需输送的物料和包括有关设备、输送工具、仓储设备、人员以及通信联繫等若干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随着计算机科学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物流管理系统也从简单的方式迅速向自动化管理演变,其主要标誌是自动物流设备 。发展至今,物流系统是典型的现代机械电子相结合的系统 。现代物流系统由半自动化、自动化以至具有一定智慧型的物流设备和计算机物流管理和控制系统组成 。任何一种物流设备都必须接受物流系统计算机的管理控制,接受计算机发出的指令,完成其规定的动作,反馈动作执行的情况或当前所处的状况 。智慧型程度较高的物流设备具有一定的自主性,能更好地识别路径和环境,本身带有一定的数据处理功能 。现代物流设备是在计算机科学和电子技术的基础上,结合传统的机械学科发展来的机电一体化的设备 。从物流系统的管理和控制来看,计算机网路和资料库技术的採用是整个系统得以正常运行的前提 。仿真技术的套用使物流系统设计处于更高的水平 。物流已经成为并行工程的基础和CIMS的组成部分 。分析要点物流系统分析是一种仍在不断发展中的现代科学方法,虽然已在很多领域採用并取得显着成效,但是实际情况下,并不是任何物流系统都可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来研究,因为要考虑到经济与时效等因素 。为此,在採用物流系统分析前,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物流系统分析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它贯穿在物流系统规划、运行评价、最佳化改善的全过程中 。因为物流系统分析的总目标就是寻找物流系统的最优途径,而物流系统运行过程中,它所处的外界环境及其内部构成都不断地变化和运动,系统分析就要抓住这些信息,总结和归纳出这些特徵,找到系统达到效益最优的途径和方法 。可以说,只是有物流系统存在运行,物流系统分析工作就是时时刻刻地进行 。总之,物流系统分析需要有高度能力的分析人员辛勤而漫长的工作 。(2)物流系统分析虽然对制定决策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它不能完成代替想像力、经验和判断力 。物流系统分析只能是将研究问题运用数学的方法或模型,推解出相最佳化的备选方案 。在将现实问题归纳成数字模型的过程中,必然捨去了一些无法运用数学方法进行分析的因素,而这些因素可能对系统的实际运行产生影响,因此当管理者进行选择或决策时,必然要运用自己的经验、想像或直觉进行综合判断 。(3)物流系统分析基本上是考虑经济、效益等目标,或者说是以经济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对任何问题,通常均有不同的解决方案,套用物流系统分析研究问题,应对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计算出全部费用,然后再进行比较 。但在决策时又要注意费用最少的方案,不一定是最佳选择,因为选择最佳方案的着眼点,不在“省钱”,而是“有效” 。
- 热血传奇回忆录
- 湾岸午夜
- 泽里克·布尔基奇
-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最鲜明的特点是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特点
- 什么是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解释
- 牛肉不能跟什么一起吃 牛肉不能跟什么一起吃有哪些
- 观察日记格式 观察日记格式说明
- 无花果怎样储存才不生虫 无花果怎样储存
- 云台山景点介绍 云台山景点景点简介
- 宽粉和苕粉有什么区别 宽粉和苕粉区别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