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密码:描绘的竟然是北宋时秋天的景色( 二 )


网络配图
认为张择端是金代人观点的专家 , 是根据《清明上河图》最早的题跋出自金代人之手 , 并且两宋画院均不见张择端著录 。
然而 , 更多专家学者通过研究考证 , 认为张择端是北宋人 。现存于故宫博物院的《清明上河图》“石渠宝笈三编本” , 后面金代张著题跋中注明了张择端的身份为“翰林” , 并且进一步指出 , 张择端游学于京师 , 本工其“界画” , 尤嗜于舟车市桥郭径 。张著的题跋是关于张择端身世最早的记载 , 也是惟一的记载 。虽然他所提到的向氏究竟为何人 , 已经无法考证 , 向氏所著《评论图画记》一书也不曾见于著录 , 但无疑北宋说是最具说服力的 , 也被广为采用 。
三、“清明”之争专家学者通过对“清明”的考证得出三种观点:(一) , “清明节之意”;(二) , “清明坊之意”;(三) , 即“清明盛世之意” 。
明代的《味水轩日记》中记载 , 这幅画不但有宋徽宗的瘦金体题签、双龙小印 , 并且还有宋徽宗的题诗;诗中有“水在上河春”一句 , 这无疑说明画卷描绘的是春天景色 , 近代及当代美术史家郑振铎、徐邦达、张安治等均主“清明节之意”之说 。
对春景之说首先怀疑者是开封市教师孔宪易先生 。他在1981年《美术》杂志第二期上发表《清明上河图的“清明”质疑》一文 , 孔宪易先生在文章中通过对木炭 , 石磙子、扇子、西瓜、服饰等考证研究 , 认为是画的秋景 。清明之意是指“清明坊” 。
上世纪80年代中期 , 邹身城先生在中国宋史研究会上提出论文《宋代形象史料 , 〈清明上河图〉的社会意义》 , 认为这里“清明”一词 , 本是画家张择端进献此画时所作的颂辞 , 即“清明盛世之意” 。持“清明盛世”观点的还有著名鉴定专家史树青先生 , 史树青先生指出:“清明非指清明节这一天 , 而是作为称颂太平盛世的寓意 , 清明即政治清明 。”
河南大学历史系教授周宝珠先生 , 在《清明上河图与清明上河学》一书中 , 对孔宪易先生的“清明坊”之说持否定态度 。周宝珠教授考证认为 , 扇子的功能不仅是用来拂暑驱蝇 , 在北宋时期它除有题诗作画、扑卖馈赠之用外 , 还有“便面”之用 。“便面”即指书生文人、达官显贵、庶民布衣在街上碰到熟人不愿寒暄 , 就以扇子障面 。故曰:“以扇遮面 , 则其两便” 。而《清明上河图》中出现的扇子有十多处 , 正是孔宪易先生产生秋景说法的原因之一 。
网络配图
周宝珠教授对“政治清明”一说赞赏有嘉 , 并进一步证明了这种可能性 。北宋时期国家经济趋于繁荣 , 出现了较唐朝时期之后的又一个太平盛世 。这一时期的文人官宦 , 为了仕途腾达 , 对当朝皇帝大肆歌功颂德 。《清明上河图》中展现出的磅礴气势和繁盛景象 , 最能迎合宋徽宗的政治理想 。此说 , 看似有道理 , 但细细推敲却发现《清明上河图》中不仅描绘了盛世的繁华 , 也刻画了众多的小人物 , 正在乞讨的乞丐 , 官衙门口的懒散士兵 , 这些景象似乎与太平盛世相违背 。
无论“清明”究竟是何意 , 都不影响《清明上河图》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 , 它浩瀚的画卷 , 严谨的结构 , 生动的人物活动 , 博得了历代帝王名士的青睐 , 也历史的浩瀚中书写了自己的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