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气旋( 二 )


反气旋

文章插图
温带冷性反气旋与寒潮冬半年大陆表面强烈辐射冷却,空气在大陆上聚集而形成冷高压 。冬季位于亚欧大陆上的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是世界上最强大、势力範围最广的冷高压,它的影响範围向西可达欧洲中部的义大利,向东南方向可达中国南沙群岛,导致所经地区形成大风降温天气 。在冷空气前缘与暖空气交锋处,形成降雨和\或降雪天气,冷高压的主体到达地区维持晴朗天气 。
反气旋

文章插图
反气旋温带反气旋温带反气旋是指活动在中、高纬度地区的反气旋 。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相对稳定的冷性反气旋;另一类是与锋面气旋相伴移动的反气旋,称移动性反气旋 。冷性反气旋和寒潮冷性反气旋发生于极寒冷的中纬度和高纬度地区,如北半球的格陵兰、加拿大、北极、西伯利亚和蒙古等地,以冬季最多见 。其势力强大、影响範围广泛,往往给活动地区造成降温、大风和降水,是中、高纬地区冬季最突出的天气过程 。冷性反气旋出现在近地面层内,由冷空气组成,势力十分强大,中心气压值达 1030—1040hPa, 强时达 1080hPa 。根据静力学原理, 它随高度而减弱,到高空变为冷低区,因而冷高压是一种浅薄天气系统,平均厚度不到3 —4km,700hPa 以上蹤迹不清,500hPa 以上就完全不存在了 。冷性反气旋的水平範围很大,直径达数千千米,几乎可以和大陆、海洋的面积相比拟 。亚洲大陆面积广大,北部地区冬半年气温很低,南部又有青藏高原和东西走向的高大山脉阻挡冷空气南下,因而成为北半球冷性反气旋活动最为频繁、发展最为强大的地区 。冷性反气旋在其发展、增强时期常常静止少动,但当高空形势改变时,会受高空气流引导而移动 。当其南移时,就造成一次冷空气袭击,如果冷空气十分强大,如同寒冷潮流滚滚而来,给流经地区造成剧烈降温、霜冻、大风等等灾害性天气,这种大範围的强烈冷空气活动,称为寒潮 。我国国家气象局规定, 由于冷空气侵袭, 使气温在 24h 内下降 10℃以上,最低气温降至 5℃以下时,作为发布寒潮警报的标準 。但从危害性来看,此标準略高,尤其在南方往往最低气温并未下降到 5℃以下时,就会对农作物造成很大危害 。同时,这个规定并未说明气温下降 10℃的範围大小 。因此,国家气象局又对上述标準作了补充规定: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北地区 48h 内降温 10℃以上,长江中下游最低气温≤4℃ (春秋季改为江淮地区最低气温≤4℃),陆上 3 个大行政区有 5 级以上大风,渤海、黄海、东海先后有 7 级以上大风,作为寒潮警报标準 。如果上述地区 48h 内降温达 14℃以上,其余同上,则为强寒潮警报标準 。根据以上标準统计,我国 1951—1976 年寒潮共有138 次,平均每年 5 次左右 。寒潮主要出现在 11—4 月间,秋末、冬初及冬末、春初较多,隆冬反而较少,这主要是寒潮定义只考虑降温幅度的缘故 。春、秋季正是大型平均环流调整期间,冷暖空气更替频繁,因而冷空气活动次数较多,而冬季冷空气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居于绝对优势地位,天气形势稳定,冷空气活动相对减少 。夏季冷空气退居高纬度,我国很少受其侵袭 。寒潮各年出现的次数不等,以我国为例, 1965—1966、 1968—1969 年均各 10 次,而 1974—1975年则仅有 1 次, 1970—1971、 1972—1973 年也只有 2 次 。60 年代后期平均每年 7 次,而 70 年代初期平均每年只有 3 次,相差很多 。副热带反气旋与梅雨在南北半球纬度25°~35°範围是副热带高压地带 。由于海陆分布及地形的差异,副热带高压断裂为若干个闭合的中心,即副热带高压 。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在夏半年分裂为:东太平洋高压、西太平洋高压、北非高压和北大西洋高压 。冬半年有:北太平洋高压、北大西洋高压和北非高压 。副热带高压夏强冬弱,夏大冬小 。副热带高压是一个稳定、少动、极其深厚的暖性高压,具有大範围的下沉气流,在它控制下,天气晴朗 。中国东部处在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侧,夏季它逐步向西向北扩展,以东南风向中国东部输送水汽,是中国东部降水的重要水汽来源之一,夏季江淮流域的大雨与它密切相关 。盛夏时,如副热带高压脊伸展到江淮地区,脊上的下沉气流使水汽难以凝结成云,反而出现酷热无雨的伏旱天气 。到冬季,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向夏威夷方向缩小减弱,对中国天气气候影响不大 。类似于中国东部的现象在美国的东部和其他大陆副热带纬度的大陆东岸也可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