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斯布雷龙( 二 )


达斯布雷龙

文章插图
惧龙模型比较与其他的暴龙科都有着相似的体型 , 都是由呈S型的颈部支撑着沉重的头部 。它的前肢非常的短小 , 只有二指 , 不过在暴龙亚科中 , 达斯布雷龙的前肢与身体比例是目前发现最长的 。达斯布雷龙具有两个巨大而长后肢 , 上有四趾 , 第一趾为反爪 , 无法接触地面 。达斯布雷龙具有长及重的尾巴 , 可平衡头部与胸部 , 使重心位在臀部上 。目前科学家表明 , 同体型的情况下 , 达斯布雷龙攻击力不亚于霸王龙 。
达斯布雷龙

文章插图
达斯布雷龙与人类的大小比较种群分类在暴龙科中 , 达斯布雷龙与特暴龙、暴龙及分支龙同属于暴龙亚科 。暴龙亚科的物种都是较接近暴龙 , 而较不类似艾伯塔龙 , 特徵都是粗壮的体型、比例上较大的头颅骨、以及较长的股骨 。达斯布雷龙通常被认为是暴龙的近亲 , 或是往暴龙前进演化的直接祖先 。格里高利·保罗(Gregory S. Paul)曾将强健达斯布雷龙编入暴龙属中 , 但这个分类却一般不被接受 。很多学者认为特暴龙及暴龙是姊妹分类单元 , 或甚至是同属 , 而达斯布雷龙是这个演化支的基础物种 。菲力·柯尔(Phil Currie)等人提出一个不同的理论 , 分支龙与特暴龙这两个亚洲属构成一个演化支 , 而达斯布雷龙较接近这个演化支 , 而离北美洲的暴龙较远 。要待所有的达斯布雷龙物种被研究、描述 , 才可以得到较清晰的达斯布雷龙分类关係 。
达斯布雷龙

文章插图
惧龙化石图生活习性达斯布雷龙(属名:Daspletosaurus)又名惧龙 。是暴龙科下的一属恐龙 。它们极少群居 , 大多是零零散散的分布在各处 。只有在迁移或远行时才有例外 。它们有时住在山林中的洞穴里、有时住在浓密的丛林中 , 它们是以突袭的方式猎捕食物 。它用那粗大有力的尾巴横扫猎物 , 将其一口咬住 。达斯布雷龙的栖息环境很广 , 主要分布在树林、山谷、溪边 , 它不喜欢在山上 , 因为这样不善于奔跑 。繁殖方式跟别的恐龙一样 , 也是通过产卵方式繁殖 。种群分布加拿大艾伯塔和美国蒙大拿州 。发现及命名强健达斯布雷龙(Daspletosaurus torosus)的模式标本是一个完整性约75%的骨骼 , 包括了完整的头颅骨、几乎完整的颈椎、完整的脊椎骨、前11节尾椎、肩膀、一个完整的前肢、骨盆及两根股骨 。这些化石是于1921年由查尔斯·斯腾伯格(Charles Mortram Sternberg)所发现 , 他最初认为这些化石属于蛇发女怪龙的一个新种 。但是 , 这些标本要直到1970年才由戴尔·罗素(Dale Russell)完全的描述 , 并建立新的达斯布雷龙属 。达斯布雷龙的学名是由古希腊文的“δασπλητo-”(意即“惧怕”)及“σαυρο?”(意即“蜥蜴”)组合而来 。种名的torosus是一拉丁文 , 意指“强壮”或“结实” 。除了模式标本 , 在2001年发现一个完整的达斯布雷龙骨骼标本 。这两个标本都是来自加拿大的阿尔伯塔省 , 发现于朱迪斯河群中的奥尔德曼组 。另一个年代较晚的马蹄峡谷组发现的标本 , 被重新归类于艾伯塔龙 。奥尔德曼组是在上白垩纪的坎帕阶中期形成的 , 距今约有7700万-7600万年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