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的鉴别方法 紫砂壶鉴定( 三 )


紫砂壶的鉴别方法 紫砂壶鉴定

文章插图
延芫法师制龚春紫砂壶 蒋蓉大师曾经说过:“艺术并非一味仿真 , 一丝不苟地写实、临摹只能出工匠 , 唯有创造才是艺术 , 才能成气候 , 才有出路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 年轻人富有新意的作品 , 一定能给爱壶的人带来惊喜 。好看好用差好玩于海东 (艺术评论家)紫砂艺术发展到今天 , 走过的路不算短 , 回过头来看 , 紫砂壶的变化究竟有多大 , 就很容易看出问题了 。作为一种生活用器 , 绝大多数的紫砂壶在製作过程中始终固守传统形态 , 总体变化不大 , 可谓一壶成自我 , 千秋难易容 。宜兴绝大多数做紫砂壶的人习惯跟着师父学 , 师父又跟着师父学 , 紫砂的艺术始终在传统的圈里打转 。国内习惯以固定的审美观看待艺术 , 而国外却倾向于以一种变化的思维看待艺术 。紫砂艺术要走向世界 , 就要跳出既定的圈子来创新 。说到好壶 , 何道洪与汪寅仙两位大师各有说法 。在创新精神最强的何道洪看来 , 好壶首先要好用 。而注重艺术变革的汪寅仙则认为 , 壶好少不了好看 。除了好用和好看 , 还应该好玩 。当然 , 怎幺玩怎幺赏是收藏家的事 。若不苛求 , 好用一说在宜兴基本不成问题 。但好看与否另当别论 。最难做到的是好玩 , 这一点正是以往紫砂艺人很少花心思顾及到的 。为了好用 , 很多壶的形状看似大小多变 , 实际上只是在变与不变之间变动了一下 。好用的结果是 , 只有等这把壶摔碎了才会买第二把 。随着一些学者型陶艺家的介入 , 紫砂艺术创作逐渐从传统造型上的好看转向现代意识上的革新 。他们不再满足以往那种利用大自然生命形象追求表面变化之巧的审美意识 , 而是直接从壶的本身进行颠覆性的革命 , 无论是象形壶、意形壶、概念壶 , 都彰显出文化元素与艺术构想交融碰撞后形成的审美新视觉;用之是壶是器 , 看之是鼎是物 , 玩之是美是趣 。他们的紫砂作品往往有一个显着特点 , 即见壶不识壶 , 识壶不忘人 。用最简单的话说 , 紫砂壶好不好玩 , 无非是一个有没有点儿特别的意思 。往深里说 , 具有收藏价值的好壶必定会在紫砂艺术创作上体现出独有的创新精神与作品影响力 。紫砂艺术要发展 , 很难避开生活之需与艺术之求的矛盾 , 因为生活质量的提高一定会提高对生活艺术的要求 。如何使这一矛盾转化为相互促进的动力 , 至少在以下三点应有所注意:一是少做没有个性的壶 。做壶最怕费力不讨好 , 如今出自宜兴的紫砂壶有多少是属于那种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的 , 不说也明白 。二是多做小壶大艺术的作品 。同用阳羡一方土 , 我在丁蜀镇的那些天 , 卖壶的说活儿的多 , 做壶的说艺的少 , 最难听到的是“境界”这两个字 。三是要把自己的个性做出来 。常说画如其人 , 个性不是个人的小性子 , 对于陶艺家而言 , 则是融入了毕生所学、所工、所思想后提炼出来的艺术创造性 。好壶有多好 , 给我的感觉是这样:你看它时它也会看着你 , 你看不见它时会想着它 。也就是说 , 能够放在心上的壶才是真正的好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