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声喧哗与历史叙事:大英博物馆“潜光藏耀的世纪”观展记 历史博物馆隐藏的世界之最( 二 )


图5 后妃像 大英博物馆藏
展览对于晚清中英关系的呈现颇为微妙,意味悠长 。清朝与英国签署的《南京条约》(图6)与英军从圆明园掠夺的京巴狗之画像(图7),还有圆明园的残砖碎瓦并列展出 。《南京条约》签署于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为不平等条约体系的开端,而京巴狗则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被掠至英国 。维多利亚女王(Queen Victoria)将这只雌性京巴狗命名为“露蒂”(Looty) 。英文“loot”意为劫掠,“露蒂”在“loot”的词根上加以昵称,意思是“抢来的玩意儿”,直接指明京巴狗是战利品,显示出英方对自己的劫掠行为心知肚明,公开应允 。展览说明引用了1861年《伦敦新闻画报》(The London Illustrated News)上的一段话:“所有见过露蒂的人都认为,它是出现在这个国家身形最小,最为美丽的小动物了 。”露蒂的娇小可爱与英军烧杀劫掠的恐怖行径形成反差 。这只京巴狗后来成为维多利亚女王的宠物,隐喻想象视域中东方帝国对大不列颠的臣服 。展览还展出了一对两米多高的景泰蓝花瓶,这是1911年五岁的末代皇帝溥仪赠送给乔治五世和玛丽女王加冕礼的礼物 。即便清朝已穷途末路,仍将自己定义为天朝上国 。
图6 《南京条约》原件 英国国家档案馆藏
图7 Friedrich Wilhelm Keyl, Looty 英国皇家收藏
展览中十九世纪中叶的太平天国运动也呈现出一些以往被隐藏的面相 。科举失败的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自称上帝的儿子,耶稣的弟弟 。他与杨秀清、石达开等人金田举事,后建国号“太平天国”,起兵横扫清朝半壁江山 。除了太平天国的龙袍与钱币外,展厅还陈列了太平军保护英国教堂的告示,以及英国领事与天王往来的信件 。《圣经》以及其他文件上潦草的朱批表达出天王洪秀全的个人意志和声音,自称上帝次子则说明了他创立的拜上帝会在基督教教义上的非正统性 。最后,展出的《南京得胜图》木版年画为太平天国的失败提供了民间视角 。
展览的重点不在于构建宏大叙事,其以并不知名的李夫人祖先画像作为晚清的面孔(图8),印刷在所有大英博物馆的宣传品上,似乎便可以说明这点 。李夫人作为一位普通的富裕妇人,见证了跌宕起伏的十九世纪,或许这正暗示了策展人在展览中的自我定位——见证者,而非叙述者 。策展人迁出展览话语中心的定位,观者耳畔响彻的不是策展人一个人的声音,而是众多形形色色的声音 。展览中的历史人物不是策展人意识中的客体,而是直抒己见的主体 。文艺理论家米哈伊尔·巴赫金(Mikhail Bakhtin)提出“复调”(polyphony)的概念,用以揭示文本中众多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这或许也可以用来理解晚清特展 。展览中这些声音和意识有机地交错在一起,构成新的景观 。不同声音在这里仍保持各自的独立,作为独立的声音组合在一个统一体中,而全知全能、不容置疑的独白意志实际上是缺席的 。复调中好几种个人意志的组合,实现着对策展人个人意志之极限的根本性超越 。
图8 李夫人肖像 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藏
由于发声的主体意志相互抵牾,而器物本身不具有言说性,因此是编排与组合,以及观者的视角赋予了器物以意义 。对于展览,每位观者都可以有自己的解读 。在英国《卫报》(The Guardian)采访人员眼中,晚清特展讲述的是“一个文明如何被鸦片与基督教摧毁”的故事,映射出西方的崛起与扩张,这一解读显然带有强烈偏见,但不乏其自洽性 。而在许多中国观者看来,近代海外流失文物本身即构成了一部充斥着血与泪的情感史,一砖一瓦都触碰着历史的伤痛,观展经历挑起并印证了自身的家国情怀 。无论观者的身份认同与文化背景如何,晚清特展皆提供了不错的视听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