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美学小榫卯内藏大格局 建房吉尼斯记录( 二 )


辛全生在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官的见证下,获得世界最大最重“大菠萝”型鲁班锁的世界纪录称号 。受访者供图
为了让中国传统榫卯走进更多人的视野,在今年的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上,辛全生历时两个多月制作而成的大型鲁班锁隆重亮相,它曾于2021年获得世界最大最重“大菠萝”型鲁班锁的世界纪录称号 。这也是中国匠人在用自己的方式,让传统工艺在世界上留下“姓名”,让榫卯绽放属于自己的独特光芒 。
“鲁班锁是中国传统木工榫卯结构的集大成者,是工匠精神的象征,而工匠精神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灵魂 。这种精神告诉人们工作不仅仅是赚钱的手段,它更是一种态度 。往大了说,是对生命的态度,往小了说,是对作品的态度、对人的态度 。我们老匠人要传授的也不仅仅是技术,更要传承这种大国品格 。”辛全生拿着手里的小型鲁班锁娓娓道来 。
匠心不移未来必将传续不止
“如何才能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我曾思考了许久,包括收徒弟、收学员,后来发现网络传播的影响力是惊人的 。但要说这个互联网啊,可是个新鲜玩意,很多人不做木工,但喜欢看木工做活,这就是人们的好奇心所致,所以咱的手艺更不能放下 。”
网络就像万花筒,让辛全生认识了不同的人,也紧跟上时代的脚步 。在榫卯工艺的传承方式上,辛全生主要用三种方式:网络短视频、收徒以及线下教学 。他的侄子也是其90多位徒弟中的一员 。当被问起哪种传承方式最适合当下的环境时,辛老的回答是这样的——
“一声师父,一生是父,传统的拜师方式可以让师父更愿意倾囊相授,将自己平生所学传于徒弟,把徒弟当儿子看待 。木工是口传心授的技艺,一位优秀的师父一生能传授的徒弟是有限的 。但通过网络,将口传心授与互联网结合起来,也不失为一种与时俱进的方法 。老传统要延续下去,也要摸索出新路数 。”
辛全生与他的“作品们” 。王在御 摄
在辛全生看来,学无止境,也不应该拘泥于形式 。他喜欢在网络上与木友们交流,也享受在天津职业大学给孩子们上课的乐趣,只要初心不改,中国传统榫卯工艺就能拥有更广阔的未来 。
心中有火手里有光后继有人
当人类进入工业时代,很多传统技艺被机械制造所冲击,以前耗时费力的手工开料过程,如今使用机械工具便可以轻松完成……时代的更迭,是否会让“手艺”被“科技”所取代?
“其实啊,欧式家具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开始使用金属件进行连接,虽然那时候工业不发达,但是炼钢技术早已成熟 。像钉子、螺丝、螺母这些金属件都可以在木制车床上用手工制成,甚至包括胶水在内,这些都是他们制造家具经常使用的材料,反而是榫卯结构用得很少 。后来工业时代来临,西方几乎放弃了本就很少使用的榫卯结构,改为用机械加工的五金件连接 。”
在辛全生看来,中西文明反映在具体事物上有着鲜明的相异之处,无需定论谁更优秀,存在即是合理 。而作为拥有五千年文化积淀的泱泱大国,用最原始的方法展现最淳朴的”物道”,才是东方美学的魅力所在 。
榫卯结构作为中国木工的传统技艺,重结构重分寸,拼插繁复之中是对于力学奥妙的诠释与探索,它至繁至简,“繁”是力与力的作用之下,榫卯器物可以结构繁复 。“简”是制作工艺只借“力”成“器”,以木为本,这是对自然的尊重,也是对于原始的传续 。榫卯结构不用钉不使胶,起承转合间是匠人之手铸就出的结构之美,是物尽其用成就的生命光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