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朝首富胡雪岩为什么会热衷于商业投机?( 二 )


现实生活中 , 当时的每一次兑换和金钱流动中 , 都有钱庄的盘剥空间 , 并向食物链最底端的生产者逐级转嫁成本、吞噬利润 。尽管市场在理论上会因供需变化达到某种平衡状态 , 保护商业系统不致走向自毁 , 但在晚清复杂的货币体系中 , 某一种货币完全脱离了本土金融机构的操纵时 , 极端的意外情况根本无法避免 , 平衡也只能是梦想 。
现实是晚清中国的银、铜产量都很有限 , 根本不足以满足市场对货币的需要 , 更不可能决定国际市场上这两种金属的价格和流入、流出 , 换言之 , 大清朝已经完全丢失了货币发行权 , “钞票印多少由英国人决定” 。
而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 整个江南经济区被纳入世界市场 , 在太平天国战争大破坏之前 , 这个区域一直是中国内部贸易体系的“发动机” , 当它完全转向外贸 , 巨大的生产力甚至能和工业化的英国抗衡 , 萨缪尔亨廷顿曾引述过保罗贝罗克《1750-1980年国际工业化水平》估算的数据:
1860年中国占世界工业生产份额是19.7% , 只比英国低0.2个百分点 , 同期的美国只有7.2%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所有在华的商人 , 面对的都是一个强悍的生产力与落后的制度并存的诡异环境:
1840—1854年 , 每两纹银可兑换制钱2600文以上 。(官方价格从顺治年间开始即800文)
网络配图
1855—1865年 , 每两纹银可兑换制钱1200文左右 。
1866—1873年 , 每两纹银可兑换制钱1800文以上 。
1873—1904年 , 每两纹银可兑换制钱1200文左右 。
1905—1911年 , 由1100—1400文 , 回涨到1800—2000文 。
动辄50% , 甚至100%的兑换价格变化 , 凸显了清末货币制度在国际金融市场中随波逐流的状态 , 除了大清朝廷无论涨跌都立于不败之地 , 所有商人 , 包括外国商人 , 发家破产往往都只在一念之间 。
这样的环境 , 唯有投机客才能游刃有余 , 其中的翘楚正是胡雪岩 , 尽管他曾经在大时代的变革中赌赢无数次 , 可他仍然掌控不了这个谜一样的1883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