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古墓中让人百思不解的谜语是何意( 二 )


图片来源于网络
赵弦和赵浚初孰是孰非
【揭秘:古墓中让人百思不解的谜语是何意】沿着赵世卿家族的谱系考察下去,我们惊奇地发现,赵世卿有个儿子叫做赵弦 。这个赵弦先是担任了官后军都督府都事一职,是个从七品的小官,然后升任为六品太仆寺丞,为皇帝管理与马匹相关的事务 。继而成为从五品的户部江西清吏司员外郎,负责江西的财政事宜 。最终外放出京,先后担任了河南府(今河南洛阳)知府和高州府(今广东茂名)知府 。
史志记载,赵弦很有才略,所到之处都有政声,显然是一个品德高尚可惠及乡里的人 。而且他还著作有《牧民政略》一书,专门讲解如何以德行政,显然也配得上“一代文章藏玉宇” 。更重要的是,作为知府,“千秋事业肇黄堂”也和他恰好合适,似乎这个墓主人“赵公 ”应该就是赵世卿的儿子赵弦了 。
图片来源于网络
然而,赵弦也有一个儿子叫做赵浚初,查看此人的事迹可知,他先是担任周王府(在今开封)左长史 。周王依仗自己是皇亲国戚,导致所作所为往往触犯法律 。每当周王犯错误时,赵浚初不但不怕得罪周王,反而总是按照职责对周王加以教育,全力维护百姓的权益,结果得到了开封百姓的拥护 。因此朝廷便晋升他为河南知府 。另外,赵浚初也有著作名为《宦迹录》,人生经历和他的父亲几乎如出一辙 。如此一来,赵弦、赵浚初看似都符合墓主人的条件,此二人究竟孰是孰非呢?
秦梦皋究竟是谁
考察这座古墓,在“皇明崇祯二年端阳建”的后面,还有一个人的题名,自称“晚学秦梦皋书” 。这个秦梦皋又是何人呢?这又得回到赵世卿的父亲赵应奎的时代来考察了 。前面说过,赵应奎与一个叫做秦邦彦的人被后人并称为有品德的名士,但这个秦邦彦比赵应奎要小一些 。
秦邦彦在任大兴(今北京大兴)县丞(相当于副县令)时就以“精律令,性刚直”而著称 。当时的大兴县令想要冤杀一个平民,秦邦彦起而为其鸣冤,县令不听,二人居然相互殴打着到上司京兆尹(相当于首都的市长)那里去评理,最终结果是以秦邦彦的胜利而告终 。然而秦邦彦自此看透了官场的腐败,愤然辞官返回济南,以教书终老故里 。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返乡教书的晚年,秦邦彦居然喜得贵子,他给这个儿子起名秦梦皋 。秦梦皋专心读书,进入县学专心学问并且文章出众,成为当时济南城内的文化名人 。秦邦彦和赵应奎两家都在城内颇有声望,所以秦邦彦的儿子秦梦皋和赵应奎的后人自然相交甚得,给墓主人“赵公” 题写门楣和对联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
山东巡抚蒋国柱是“赵公”的孙子?
知道了秦梦皋的身世,那么我们梳理人事脉络可知,赵应奎和秦邦彦大致生活在嘉靖年间,且秦邦彦年龄比赵应奎要小 。赵应奎的儿子赵世卿出生较早,为嘉靖十七年(1538年) 。故而按照常理推测,赵世卿的儿子赵弦出生在嘉靖末年(嘉靖年号共使用了45年) 。秦邦彦是晚年得子,所以基本可以肯定秦梦皋的年龄比赵弦还要小,所以秦梦皋在落款中自称“晚学 ” 。由此可以想见,墓葬的主人就是赵弦 。
这是因为,在赵弦父赵世卿死后14年,也就是崇祯二年,赵弦也逝世了,他被埋葬在父亲墓葬的荆山附近 。赵弦的经历和作为完全可称为“一代文章藏玉宇,千秋事业肇黄堂” 。加上赵、秦两家在济南城内的地位,秦家的子孙来给赵家的子孙彪炳功名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虽然赵弦的儿子赵浚初也有过知府的名分,但显然又比秦梦皋的年龄要小,秦梦皋自然也就不可能称“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