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的坑用45万白骨来埋真相却不是中反间计( 二 )


赵孝成王反复督促军事统帅廉颇主动攻击,面对赵王多次的谴责和督促,廉颇仍坚持持久防御战略不变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赵王才下定决心把廉颇换下,重用赵括来执行主动进攻的战略 。
至于反间计,对于赵王的这一决策,可有可无 。
粮食才是大问题
敌强我弱,廉颇的防御战看起来再正确不过了,赵王为什么一定要让他主动进攻呢?是因为赵王无能瞎指挥?
当然不是 。廉颇的战略好是好,然而却无法持久的执行下去 。原因很简单:赵国没有足够的粮食 。
商鞅变法以来,秦国实行的是耕战政策,农业生产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长平之战前,秦国已经拥有了关中平原、成都平 原、江汉平原和河东四大粮食产地,耕地总面积和粮食产量远远超过其他国家 。
?赵括在长平之战中战死,落下“纸上谈兵”的笑柄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史书上称之为:“秦富十倍天下” 。《汉书·地理志》里说:“故秦地,天下三分之一, 而人众不过什三, 然量其富, 居什六 。”
反观赵国,粮食产地主要在冀州,从耕地面积上就远远弱于秦国 。而且,赵国对农业的重视程度远不及秦国 。赵国长期执行的则是商农并重、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政策 。赵烈侯、赵武灵王的变法也都未涉及农业的内容 。因而,赵国的农业其实相对是比较落后的 。
于是,与秦国相比,赵国的粮食储备远远不足 。
长平之战后期,赵国的粮食已经匮乏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记载,“赵国没有了粮食,所以向齐国求助,然而齐王拒绝了 。”由此可知,赵国的粮食储备根本不足以支撑廉颇长期的防御战 。
秦军想要决战,赵军也需要 。
敌强我弱,廉颇利用军事堡垒实行防御战,理论上确实可行 。然而糟糕的经济情况,根本无力支撑持久的防御战略 。于是,赵王数次督促廉颇出击 。然而深知敌我状况的廉颇,却坚决不愿出战 。赵王只得临战换将,启用赵括以执行主动进攻的战略 。
所以,以赵括代廉颇,并非赵王昏庸无能,抑或秦国反间计起了作用,真正的原因在于赵国的经济实力摆在那里,不得不如此行事 。本文为趣历史原创,未经趣历史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