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在距离《流浪地球2》里的技术还差多远?( 二 )


有一句话很有名:你无法想象一个你没见过的东西 。
1865年儒勒·凡尔纳写出《从地球到月球》的时候 , 他老人家的计划是用大炮把人射到月球上去 。为什么凡尔纳不考虑火箭呢?因为“火箭之父”、提出“逃逸速度”理论的齐奥尔科夫斯基当时还是个8岁的娃娃 , 还在俄罗斯农村玩泥巴呢 。
即便是像大刘这样顶级的科幻作家 , 在创作的时候也必然是会受到现实约束的——行星发动机的设定虽然非常牛 , 但这个东西和把人射上月球的大炮一样 , 都是基于作者认知而诞生但几乎无法实现的东西——凡尔纳了解大炮的原理 , 但能把人射上月亮的大炮至今都难以造出 , 大刘了解核聚变的原理 , 但能实现“烧石头”的行星发动机以目前人类的技术进步水平估计100年都造不出来 。
然后是“太空电梯” , 虽然我真的很喜欢这个东西 , 开场那个太空电梯的场景看的我热血沸腾、极度震撼 , 但问题是这东西真的很难变成现实——电影里的设定是9万公里高的电梯——我就想知道是什么样的材料才能做到这种水平啊?
再说“数字生命” 。“数字生命”这个概念已经不新鲜了 , 1985年人类就已经完成了对秀丽隐杆线虫神经回路的测绘 , 1993年就已经实现了部分程度上的模拟仿真 , 2004年之后已经可以模拟完整的神经系统、肌肉系统甚至是模拟它和环境的交互 。
看上去似乎进展不错 , 但这些其实并不能令人满意——我们至今对于这种微生物的神经元连接如何产生复杂行为缺少理解 。
而人类大脑的复杂程度相比微生物又何止复杂数万倍?
因此 , 我并不认为电影里的2058年就能实现“数字生命” 。

中国现在距离《流浪地球2》里的技术还差多远?

文章插图
四、《流浪地球2》的技术性观后感
看完《流浪地球2》 , 我感觉这个电影起码可以杀进全球前十名的科幻片名单 , 因为它不论是特效、剧情、立意都达到了国产电影乃至世界科幻电影能达到的顶级高度 。
溢美之词 , 不必多说 , 我今天主要想聊一些技术上的观后感:总体的一个感觉是 , 在无人机械和算力建设上 , 我们已经在朝着电影描述的那个方向发展了 。
首先想到的是“传统产业的信息化升级”——550系列计算机的使命就是帮助人类加快行星发动机工程的假设——在超级算力的统筹下 , 人类利用无人车、无人机、无人飞船、机器人来建设超级工程 。
而现实中 , 中国其实已经在这条路上了 。无人港口早已不是新闻 , 从厦门远海码头开始 , 中国已经建成了10座自动化的集装箱码头 , 还有7座正在建设中 , 规模位列世界第一位 。技术层面上 , 5G技术带来的高效率通信和L4级别的无人集装箱运输车带来的是成本的大幅下降 , 一辆无人集装箱运输车能取代3~4个司机的工作 。
下一步 , 就是无人工程机械了 。2019年7月 , 美国的CAT公开了无人驾驶的液压挖掘机 , 同一年 , 日本小松也开始了人工智能工程机械的验证 。中国企业也不落后 , 同样拿出了非常有竞争力的产品 。徐工、中联、三一、柳工都有自己的无人工程机械产品 。
第二个想到的就是“算力”——电影里用的是量子计算机 , 但现实中我们短期内肯定是指望不上了 , 还是要用传统计算机 。目前中国算力的建设已经达到了世界第一梯队 , 2021年的数据来看 , 中美两国分别占了全球31%/36%的算力 , 是当之无愧的“算力大国”——电影里的三个根服务器分别位于北京、杜勒斯、东京——看来导演团队是真的懂算力的 , 背后肯定请了相关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