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 鄱阳湖中国之最( 二 )


根据《太平寰宇记》并参照《舆地纪胜》的记载,宋代鄱阳南湖的范围大致如下:鄱阳山即今波阳县西北鄱阳湖中的长山(又名强山),宋代已处在湖中的事实证明,当时鄱阳南湖的北界与今大体相同 。鄱阳湖的东界,在今莲荷山与波阳县城之间,宋代鄱阳南湖的西端在松门山,从它“北临彭蠡湖”的形势分析,山南一带平原在当时尚未沦湖 。因此,湖区西南界当在松门山东端至瑞洪镇一线上 。
明清时期,鄱阳湖演变的最大特点是:汊湖的形成和扩展,特别是鄱阳湖的南部地区,尤为显著 。在进贤县北境,宋时仅有族亭湖和日月湖两个湖泊见于记载 。后经元明两代,随着鄱阳湖地区的继续沉降,族亭湖被鄱阳湖吞并,进贤北境的北山成为鄱阳湖的最南端 。与此同时,日月湖泄入鄱阳湖的水道也扩展成鄱阳湖南部条带状的汊湖-军山湖,遂使军山、日月两湖成为进贤境内最大的湖泊 。至明末清初,原来流经进贤西北的清溪、南阳、洞阳三水的中下游地带,也因沉溺而扩展成仅次军山湖的大汊湖—青岚湖(或称清南湖、洞阳湖),最终逐渐演化为今日的湖泊水域 。
20世纪八十年代前的不断围垦,,使湖岸逐渐向湖心发展 , 湖泊内主航道时冲时淤,,变化频繁 。鄱阳湖及五河尾闾水位逐年抬高趋势明显,调蓄能力减小 ,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在 1998年大洪水后,湖区开展了大范围的 “双退” 和 “单退” 工程, 使湖区在汛期的蓄水面积扩大到接近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水平 。
自然环境
气候特点
鄱阳湖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6.5-17.8℃,年平均降水量1570mm 。6-8月盛行南风或偏南风,大风多发生于小暑前后;其余各月多为北风或偏北风 。
鄱阳湖属亚热带湿润季风型气候 。冬春常受西伯利亚冷气流影响,多寒潮,盛行偏北风,气温低;夏季冷暖气流交错,潮湿多雨,为“梅雨季节”;秋季为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晴热干旱,盛行偏南风,偶有台风侵袭 。据1956-2000年资料统计,年平均气温在17℃左右 。7月最高,月平均约30℃,极温44.9℃;1月最低,月平均约4.4℃,极温-18.9℃ 。南部高于北部0.5-1.0℃ 。年平均日照达1800-2100h,平均太阳总辐射量为444-477×10j/cm 。雨量丰沛,单站年降水量最小值为653.0mm(棠荫1978年),最大值为3034.8mm(庐山1975年),多年平均为1500mm左右 。年内分配极不均匀,4-6月降水约占全年的48%,6月最大占全年17%,12月最小只占3% 。年平均蒸发量为1200mm左右,蒸发量在面上分布是湖中大,湖周小;在时间上7-9月最大,占全年45%,1月最小仅为3% 。
鄱阳湖年最多风向为偏北风,只有7-8月间在太平洋副高控制下才多刮偏南风 。根据1964-1985年资料统计,年平均风速在3.5m/s以上 。日平均风速≥5m/s 的天数达99.4d,按国家风能资源等级标准,鄱阳湖区属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 。湖区的自然地理特点,使湖区成为大风集中区域 。鄱阳湖主要有冷空气大风,锋面雷雨大风和湖区出现的风向不定、风速变化大、时间短促的“飑线”大风 。都昌老爷庙一带多年平均大风日数为30.5d 。棠荫站曾实测到31.0m/s的最大风速(相当于浦氏风力11级) 。
特有水产
鄱阳湖中有水生维管束植物102种、浮游生物266种、鱼类122种、豚类2种、已鉴定的贝类87种 。鱼类经济价值较大的有鲤、鲫、鲢、鳙、青、草、鳡、鲌等10余种和畅销国内外市场的银鱼,江豚在鄱阳湖中的数量约200-300头 。此外,还出产众多的贝类、虾、蟹、水禽、莲藕和湖草等水生动植物 。
飞禽鸟类
2010年,鄱阳湖保护区有鸟类300多种,其中水鸟115种,珍禽50多种,约占全国225种水鸟的51% 。这里的白鹤群,2002年越冬种群总数达4000只以上,占全世界白鹤总数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鄱阳湖是白鹤等珍稀水禽及珍稀森林鸟类的重要栖息地和越冬地 。白鹤是中国一级保护动物,野外总数大约为4000只 。其中98%在鄱阳湖越冬 。白枕鹤为中国二级保护动物,野外大约有5000只左右,其中60%在鄱阳湖越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