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牌楼,沉淀百年之美 中国之最标志建筑( 二 )


“积翠”牌楼立于永安桥南侧
两座牌楼南北两端各有保护性戗杆两根 , 共八根 , 戗杆底部均有大块方石做戗石 , 顶住戗杆 。这种带有戗杆的牌楼今天已不多见 。两座牌楼外侧戗柱前各有石狮一对 。“堆云”牌楼石狮面向永安寺 , 为汉白玉质 。“积翠”牌楼前石狮面向团城 , 为青石质 。
在北京有句俗语 , “永安寺的狮子——头朝里” , 用来形容自私自利的人 。其实这对狮子根本就不属于永安寺 , 且喇嘛庙前也不用摆放石狮子 , 它们是堆云积翠桥(永安桥)的配饰 。
园内“腿”最短的牌楼
“龙光”“紫照”牌楼
琼华岛及其周边是北海牌楼最集中的地方 。穿过永安寺第一进院落的法轮殿 , 就可以看到一座“短腿”的 , 屋面为绿琉璃瓦的木制牌楼 , 这就是“龙光”“紫照”牌楼 , 它修建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 , 因正面和背面匾额分别题字为“龙光”“紫照”而得名 。“龙光”为不同寻常的光辉 , “紫照”为紫气之映照 , 比喻吉祥的征兆 。牌楼以“龙光”“紫照”为题 , 寓意祥瑞 。
“紫照”牌楼
“龙光”“紫照”牌楼从其精致的细部来看 , 不管是斗拱彩画还是花板 , 尽显皇家大气 。在众多的四柱三间的木牌楼中 , 它的楼柱显得格外矮短 。楼柱短有两点优势:使牌楼整体结构更加稳固 , 能够更好地烘托出主要建筑的高大气势 。
唯美的白塔被牌楼“框”入其中
“龙光”“紫照”牌楼建于半山腰 , 安全起见相对缩短它的楼柱 , 既保证了牌楼的安全又不阻碍游人欣赏白塔的高大与雄伟 。而且从“龙光”“紫照”牌楼的中间门洞里向琼华岛高高的白塔望去 , 唯美的白塔被“框”入其中 , 这在园林造景中被称为“框景” 。
园内最华丽的木制牌楼
陟山桥牌楼(智珠牌楼)
在琼华岛东麓般若(音:波惹)香台下有一座四柱三间三楼金色琉璃檐顶的木制牌楼 。这座牌楼叫做智珠牌楼 , 又叫陟山桥牌楼 。
陟山桥牌楼(智珠牌楼)前人流涌动
根据牌楼的功用 , 可将智珠牌楼划定为标志坊 。它同半月城(般若香台)一起建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 。智珠牌楼使用的是如同网状的“云头如意斗拱” , 看上去十分奢华 。而且在如意斗拱之下 , 花板的外侧又附有一排垂花 , 给人以感官上的冲击 , 让人觉得非常有气派 。倘若站在半月城城台上平视智珠牌楼 , 它一层层堆叠起来的如意斗拱 , 会让人对目不暇接一词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目前有这种多层“云头如意斗拱”的牌楼非常少 , 在北京的云居寺和雍和宫也可以见到 。
明清的木牌楼都有戗杆 , 现在新制的牌楼都没有了 。这是因为科技的发展 , 牌楼的骨架都已改成钢筋混凝土的完整结构了 。原先为保持牌楼平稳的戗杆逐渐失去其往日的威风 , 慢慢退出历史舞台 , 成为一种摆设 。因而现今有戗杆的木牌楼就相对比较少了 , 而有戗兽的牌楼就更加稀少了 。
北海智珠牌楼每根戗杆下都有一只石雕神兽
北海智珠牌楼是座坐西朝东的牌楼 , 其西侧有两根戗杆 , 东侧有四根 。每根戗杆下都有一只石雕神兽 , 一共六只 , 它采用了“实体雕”(整雕、圆雕)的刻法 , 模样十分逼真传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