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之美美在何处,书法之美( 三 )


开要章第九
夫作字之势,饬甚为难,锋铦来去之则,反复还往之法,在乎精熟寻察,然后下笔 。作?字不宜迟,?不宜缓,而脚不宜赊,腹不宜促,又不宜斜角,不宜峻,不用作其棱角 。二字合体,并不宜阔,重并不宜长,单不宜小,复不宜大,密胜乎疏,短胜乎长 。
节制章第十
夫学书作字之体 。须尊正法,字之形势不得上宽下窄;如是则是头轻尾重,不相胜任 。不宜伤密则以疴瘵缠身;不舒展也 。复不宜伤疏,疏则似溺水之禽;(诸处伤慢 。)不宜伤长,长则似死蛇挂树;腰枝无力 。不宜伤短,短则似踏死蛤蟆 。言其阔也 。此乃大忌,可不慎欤!
察论章第十一
临书安帖之方,至妙无穷 。或有回鸾返鹊之饰,变体则于行中;或有生成临谷之戈,放龙笺于纸上 。彻笔则峰烟云起 。如万剑相成;落纸则椑楯施张,蹙踏江波之锦 。若不端严手指,无以心灵,吾务斯道,废寝忘餐,悬历岁年,乃今稍称矣 。
譬成章第十二
凡学书之道,有多种焉 。初业书要类乎本,缓笔定其形势,忙则失其规矩 。若似目前要急之用,厥理难成,但取形质快健,物腕轻便,方圆大小各不相犯 。莫忙行笔势;莫以字大难,而慢展毫头 。如是则筋骨不等,生死相混倘一点失所,若美人之病一目;一画失节,如壮士之折一肱 。予《乐毅论》一本,书为家宝,学此得成,自外咸就,勿以难学而自惰焉 。
用笔赋
秦汉魏至今,隶书其惟锺繇,草有黄绮、张芝,至于用笔神妙,不可得而详悉也 。夫赋以布诸怀抱,拟形于翰墨也 。辞云:何异人挺发,精博善而含章 。驰凤门而兽据,浮碧水而龙骧 。滴秋露而垂玉,摇春条而不长 。飘飘远近,浴天池而颉颃;翱翔弄翮,凌轻而接行 。详其真体正作,高强劲实 。方圆穷金石之丽,纤粗尽凝脂之密 。藏骨抱筋,含文包质 。其若自然,包罗羽客,总括神仙 。季氏韬光,类隐龙而怡情;王乔脱屣,焱飞凫而止上征 。或改变驻笔,破真成草;养德俨如,威而不猛 。游丝断而还续,龙鸾群而不争;发指寇而裂,据纯钩而耿耿 。忽瓜割兮互裂,复交结而成族;若长天之阵云,如倒松之卧谷 。时滔滔而东注,乍纽山兮暂塞 。射雀目以施巧,拨长蛇兮尽力 。草草眇眇,或连或绝,如花乱飞,遥空舞雪;时行时止,或卧或蹷,透嵩华兮不高,逾悬壑兮非越 。信能经天纬地,毗肋王猷,耽之玩之,功积山丘 。吁嗟秀逸,万代嘉休,显允哲人,于今鲜俦 。共六合而俱水,与两曜同流;郁高峰兮偃盖,如万岁兮千秋 。
记白云先生书诀
天台紫真谓予曰:“子虽至矣而未善也 。书之气,必达乎道,同混元理 。七宝齐贵,万古能名 。阳气明则华壁立,阴气太则风神生 。把笔抵锋,肇乎本性 。力圆则润,势疾则涩;紧则劲,险则峻;内贵盈,外贵虚;起不孤,伏不寡;回仰非近,背接非远;望之惟逸,发之惟静 。敬兹法也,书妙尽矣 。”言乞,真隐遂镌石以为陈迹 。维永和九年三月六日右将军王羲之记 。
孙过庭的《书谱》:
夫自古之善书者,汉魏有钟张之绝,晋末称二王之妙 。王羲之云:“顷寻诸名书,钟张信为绝伦,其徐不足观 。”可谓钟张云没,而羲献继之 。又云:“吾书比之钟张,钟当抗行,或谓过之 。张草犹当雁行 。然张精熟,池水尽墨,假令寡人耽之若此,未必谢之 。”此乃推张迈钟之意也 。考其专擅,虽未果于前规;摭以兼通,故无惭于即事 。评者云:“彼之四贤,古今特绝;而今不逮古,古质而今研 。”夫质以代兴,妍因俗易 。虽书契之作,适以记言;而淳醨一迁,质文三变,驰鹜沿革,物理常然 。贵能古不乖时,今不同弊,所谓“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 。”何必易雕宫于穴处,反玉辂于椎轮者乎!又云:“子敬之不及逸少,犹逸少之不及钟张 。”意者以为评得其纲纪,而未详其始卒也 。且元常专工于隶书,伯英尤精于草体,彼之二美,而逸少兼之 。拟草则馀真,比真则长草,虽专工小劣,而博涉多优;总其终始,匪无乖互 。谢安索善尺牍,而轻子敬之书 。子敬尝作佳书与之,谓必存录,安辄题后答之,甚以为恨 。安尝问敬:“卿书何如右军?”答云:“故当胜 。”安云:“物论殊不尔 。”于敬又答:“时人那得知!”敬虽权以此辞折安所鉴,自称胜父,不亦过乎!且立身扬名,事资尊显,胜母之里,曾参不入 。以于敬之豪翰,绍右军之笔札,虽复粗传楷则,实恐未克箕裘 。况乃假托神仙,耻崇家范,以斯成学,孰愈面墙!后羲之往都,临行题壁 。子敬密拭除之,辄书易其处,私为不恶 。羲之还,见乃叹曰:“吾去时真大醉也!”敬乃内惭 。是知逸少之比钟张,则专博斯别;子敬之不及逸少,无或疑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