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 三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

文章插图
李学勤从内容上来看 , 不光有《尚书》 , 《诗》、《礼》、《乐》的材料都有 。“诗书礼乐”是流传了2000多年的经典 , 而“清华简”中的这些内容是我们即使过了多少年也会常讨论的 。从此次清华简发现的部分《尚书》内容来看 , 见于《十三经注疏》中的《古文尚书》确实是靠不住的 。这批清华简中 , 应该有20篇左右《古文尚书》的内容 , 有些篇有传世本 , 但更多的却是前所未见的佚篇 。这对我们认识真正的《古文尚书》有重要的意义 。此外 , 还有与周代历史有关的 , 包括楚国历史 。这些内容过去有些书中有记载 , 但语焉不详 。新发现的内容则可以纠正传统误解、对周代历史的重新审视、建立都有极大意义 。由此 , 这批“清华简”的发现研究 , 不仅是对文献本身的 , 还有给我们打开了认识古代的面貌的新视野 。郭永秉1980年3月出生 , 专业研究领域是汉语言文字学、古典文献学(先秦秦汉) , 侧重于古文字学研究 。着有《帝系新研》《古文字与古文献论集》《古文字与古文献论集续编》 , 对包括清华简在内的战国简一直有关注和研究 。担任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副教授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

文章插图
“高大上”足以抗衡汲冢竹书如果用一句烂俗的话来讲 , 清华简的最大特色 , 正是其内容的“高大上” 。最易直观感受到的是清华简数量之多、内容之完整和丰富 , 将近两千五百枚简多是完简 , 初步统计有经、史、诸子类文献七十五篇到八十篇 , 这个数量和据称七十五卷十余万字的汲冢竹书可以抗衡 , 然而汲冢书里除了《易》类文献之外 , 并无《尚书》类早期文献 。就具体内容来说 , 则是清华简引人注目的正经正史着作 。郭店、上博的一些儒家着作里(包括有传世本的《缁衣》)引到过《尚书》 , 但毕竟是零碎不成系统的 , 清华简一下子就发现了大约二十篇《尚书》《逸周书》文献或性质接近的《书》类文献(尚未完全发表) , 不但有与今本《尚书》及《逸周书》相合的内容(例如《金縢》《祭公》《命训》) , 也有见于百篇《尚书》的内容[例如《说命》三篇、《尹诰(鹹有一德)》 , 伪古文虽有 , 内容与清华简完全不同] , 甚至我们有幸读到了连百篇《尚书》和《逸周书》都不见的佚《书》的完整内容(例如孟子曾经引过的《厚父》等) 。此外 , 与《诗》《易》等重要经典有关的内容 , 也已陆续整理髮表 , 有的可以说非常重要 。历史着作则有一部基本完整的、类似纪事本末体的长篇通史着作《系年》 , 对它的讨论研究已经非常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