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帝错立皇后和太子谜案:嘉庆暴死后谁继位?( 四 )


那么,诸王为什么要逼迫大妃殉葬呢?原因很简单,就是当时的皇太极已经做好了即位的准备,他四处活动,成功在望 。可是,大妃作为先帝的遗孀,位高权重;另外,大妃有三个很优秀的皇子,万一她拥子自重,即使皇太极继承了皇位,也会受到威胁 。所以,皇太极等人决定,必须除掉大妃,以绝后患 。
这就是嗣皇帝对非亲生太后的忌惮,也是清宫历史上为了防止太后乱政而采取的一次宫廷政变,当然这是一次令人痛心的血的教训 。所以,清朝后来的皇帝吸取了这一教训,主要有两个皇帝最为明显:一个是康熙帝 。
康熙帝一共有三个中宫皇后,孝诚皇后、孝昭皇后和孝懿皇后 。为了回报孝诚皇后,康熙帝于康熙十四年(1675年),册立孝诚皇后之子允礽为皇太子 。这个时候,康熙帝还没有意识到皇后和太子之间会产生的矛盾,因而在孝诚皇后三年丧期已满,便如期册封了第二位中宫皇后,即孝昭皇后 。可是这个皇后很短命,只做了半年皇后就去世了 。之后,康熙帝应该册立自己的表妹佟佳氏为中宫皇后,因为:
第一,这个女人位置最靠前 。康熙帝在孝昭皇后去世三年丧期满后,晋封佟佳氏为皇贵妃,统领后宫事务,“后以下,皇贵妃最尊,可总摄六宫事,即副后也”(《清宫述闻》) 。所以,佟佳氏实际上已是没有封号的皇后了 。
第二,这个女人和自己关系最紧密 。我们知道,佟佳氏是佟国维的女儿,佟国维是康熙帝母后孝康章皇后幼弟,这样,佟佳氏是康熙帝的表妹,他们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 。
第三,这个女人最贤惠 。佟佳氏有着很好的家教,在宫里很贤惠 。《清宫词》中说“宫中孝懿最贤明”,可见,她是一个非常贤惠、明白事理的女人 。
尽管如此,康熙帝只是册封她为皇贵妃,她在皇贵妃这个位子上坐了八年,她一直盼望着,有朝一日也像孝诚、孝昭一样,坐上皇后的宝座 。同时,王公百官也多次上书:“九卿诸臣,屡以册立中宫上请”(《清圣祖实录》) 。但是,康熙帝出于种种考虑,一直拖:“朕心少有思维,迁延未许”(《清圣祖实录》),他就是不吐口 。直到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七月初九,佟佳氏弥留之际,康熙帝才不得不做出表态,册封佟佳氏为皇后 。但是,这只是一个姿态而已,第二天,佟佳氏就去世了,册封已经没有实际意义 。
实际上,康熙帝早已经意识到,皇后与储权之间会因为太子并非皇后所亲生而产生问题 。一旦皇帝去世,皇后变为太后,那么,如果皇后有皇子的话,可能就会产生动乱局面 。因而,从康熙十七年(1678年)孝昭皇后去世后,康熙帝实际上就没有真正想要立过皇后,这样算来,宫中竟然长达几十年没有中宫皇后 。
再说乾隆皇帝 。乾隆十三年(1748年),孝贤皇后去世,乾隆十五年(1750年),皇后三年丧期已满,乾隆帝便册立乌喇那拉氏为中宫皇后 。乾隆三十年(1760年),乾隆帝第四次南巡,皇后失宠,第二年,皇后在冷宫中去世 。从此以后,一直到乾隆六十年(1795年),期间竟有30年没有没有册立过中宫皇后 。这是为什么呢?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还没有册立皇太子,若没有太子就贸然册立皇后,将来会发生激烈的宫斗事件的 。到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冬至节,乾隆帝已经册立颙琰为皇太子,颙琰的生母魏佳氏还健在,而且也很得宠,但是,乾隆帝惧怕万一会有所变化,还是没有册封她为皇后 。我想,这里面最主要的原因是,乾隆帝不愿意被人猜测,因为册封了魏佳氏为皇后,进而推测出她的某个儿子会是皇太子,这样,秘密立储就会失去真正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