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帝爱玩弄小太监:与宫中十俊同卧起( 二 )


酒色的过度 , 使神宗的身体极为虚弱 。万历十四年(1586) , 24岁的神宗传谕内阁 , 说自己“一时头昏眼黑 , 力乏不兴” 。礼部主事卢洪春为此特地上疏 , 指出“肝虚则头晕目眩 , 肾虚则腰痛精泄” 。万历十八年(1590)正月初一 , 神宗自称“腰痛脚软 , 行立不便” 。万历三十年(1602) , 神宗曾因为病情加剧 , 召首辅沈一贯入阁嘱托后事 。从这些现象看来 , 神宗的身体状况实是每况愈下 。因此 , 神宗亲政期间 , 几乎很少上朝 。他处理政事的主要方法是通过谕旨的形式向下面传递 。万历三大征中边疆大事的处理 , 都是通过谕旨的形式 , 而不是大臣们所希望的“召对”形式 。在三大征结束之后 , 神宗对于大臣们的奏章的批复 , 似乎更不感兴趣了 。所以 , 神宗荒怠的情形 , 还真有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是不愿意上朝听政;后一阶段是连大臣们的奏章也不批复 , 直接“留中”不发 。但是 , 按照明朝的制定陵宝城度 , 皇帝是政府的惟一决策者 。一旦皇帝不愿处置但又不轻易授权于太监或大臣 , 整个文官政府的运转就可能陷于停顿 。到十七世纪初期 , 由于神宗不理朝政 , 官员空缺的现象非常严重 。万历三十年(1602) , 南、北两京共缺尚书3名、侍郎10名;各地缺巡抚3名 , 布政使、按察使等官66名、知府25名 。按正常的编制 , 南、北二京六部应当有尚书12名 , 侍郎24名 , 这时总共缺了近三分之一 。到万历四十一年(1613)十一月 , 南北两京缺定陵方城明楼
尚书、侍郎14名 。地方的行政管理 , 有时必须由一个县的知县兼任邻县的知县 。由这样的情形 , 我们可以想见万历后期政府运作的效率 。神宗委顿于上 , 百官党争于下 , 这就是万历朝后期的官场大势 。官僚队伍中党派林立 , 门户之争日盛一日 , 互相倾轧 。东林党、宣党、昆党、齐党、浙党 , 名目众多 。整个政府陷于半瘫痪状态 。正如梁启超说 , 明末的党争 , 就好像两群冬烘先生打架 , 打到明朝亡了 , 便一起拉倒 。这样的恶果 , 未尝不是由神宗的荒怠造成的 。所以 , 《明史》对于明神宗的盖棺论定是这样表述的:“论者谓:明之亡 , 实定陵地宫亡于神宗 。”
万历四十八年(1620)七月二十一日 , 神宗朱翊钧病逝 , 十月葬于定陵 。300多年以后 , 他的坟墓定陵被发掘 。1958年 , 在考古学大师夏鼐的指挥下 , 神宗的梓宫(棺椁)被开启 。在厚厚的龙袍下面 , 掩藏着神宗的尸骨 。尸骨复原后的结论是:“万历帝生前体形上部为驼背 。从骨骼测量 , 头顶至左脚长164米 。”1966年8月24日下午 , “地主阶级的总头目”神宗的尸骨被砸烂、焚烧 。这位曾经统治中国48年的驼背皇帝 , 终于化作一缕青烟远去 。
【明朝皇帝爱玩弄小太监:与宫中十俊同卧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