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蒙芳:给残障学生“无差别”的爱( 三 )


在送教上门的路上,蒙芳总会顺路回访毕业生,关心他们离开学校以后的生活、工作,甚至感情状况。“你会不会介意她是聋哑人?如果交往过程中发生冲突怎么办?能确保你的家人也都能够爱她接受她吗?”得知聋哑学生小燕(化名)在工作期间与同事恋爱了,对方是一名健全人士,蒙芳向他发出“灵魂拷问”。“小燕特别独立,个性比较强,内心比较敏感,我特别担心两人的相处问题。听到男方连连保证和承诺,还连口夸奖我们小燕勤快、善良,我好像提前感受到了当丈母娘的喜悦。”如今,小燕已经步入婚姻家庭,并在老师的见证下顺利生下一个健康的孩子。
在上犹县特殊教育学校,经过汽车美容、糕点烘焙、园林绿化等技能培训,聋哑学生基本实现了百分之百的就业率。8年来,蒙芳一直在探索优化特殊教育的培养方案,致力于帮助残障患儿融入正常人的生活。
与孩子交流,蒙芳总是笑脸盈盈,语气温柔并伴随着丰富的肢体动作。学校开办初期,她侧重在文明礼仪方面培养学生,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被大家喜欢、受社会欢迎。“我们的孩子很有礼貌,一见到叔叔阿姨就会上前问好,但是有人却远远地躲开了。”在蒙芳眼里,每一个孩子都是单纯的小天使,但她担心,“总有一天他们会读懂别人嫌弃的眼光。希望他们能够保留内心的纯净,又能正视身体的残缺并且继续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蒙芳认为,积极探索融合教育,是帮助残障患儿融入社会的重要途径。一方面,鼓励孩子们走出校园,走进社区、商场、电影院,学校会安排专门的经费,让学生去超市自主选购喜欢的商品、独立完成付款流程,还会教他们在电影院找到自己的座位并遵守看电影的秩序;另一方面,欢迎外人走进学校,联合当地中小学、企事业单位开展互动活动,与同龄的普校学生一起唱歌、画画,和爱心志愿者共度传统佳节,跟消防员叔叔学习如何保护自己。在学校里,蒙芳要求老师给每一个孩子“有差别”的教育,在社会上,她则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拥有“无差别”的爱。
(本刊采访人员 何娟《人民周刊》2021年第17期)
来源:人民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