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2日的军事会议上傅作义挺身而出临危请命:“弃土莫如守土光荣,太原城我守!”有着天镇、涿州两次成功的守城战例,无论阎锡山还是傅作义自己,都对守住太原很有信心 。
城防部队总兵员不过一万人,傅作义对其他部队也不敢放心使用,嫡系部队不过六七千人,他全部部署在日军最有可能来犯的北面和东面 。随后傅作义下令封死城门,然后对部下说:“我们守城就好像躺在了棺材里,就差盖盖子啦 。”他这番本意是想激发起与太原共存亡的讲话却适得其反,一些官兵随后开始逃亡,部队士气还未开战就已经低落了 。
11月5日,日军逼近太原,11月6日已从东、北、西三个方面包围太原,战斗也随之开始 。日军集中炮火将东北段城墙轰开缺口,守军连夜封堵修复缺口 。
11月7日早晨,日军开始正式猛攻,东北角是攻击重点,步兵在坦克的掩护下沿着昨天曾经轰开的缺口轮番猛攻,有数百日军在黄昏时分突入城内,占领小校场,守军虽然奋力反击,却始终无力将其歼灭,双方就在对峙中度过了一个不眠之眠 。当晚,傅作义亲自登上城墙巡视,以激励士气 。
此时,35军副军长曾延毅带着一些随从来到大南门,命令守军搬开封闭城门的沙袋仓皇出逃 。紧接着,城防副司令马秉仁也不甘落后,逃出城外 。曾延毅和马秉仁的出逃,使得“副军长出城了”、“副司令出城了”的消息迅速传开,由于“副”“傅”不分,“傅军长、傅司令出城了”的消息顿时就令军心动摇,开始不断有人越城逃走 。
11月8日拂晓,日军从东、北两面猛攻城垣,在猛烈的炮火掩护下,日军再次从城东北角缺口涌入城内,他们与盘踞在小校场的日军会合后,开始在城内与守军展开巷战 。傅作义得知东北角被突破,立即悬赏五万元组织反击,孙兰峰旅长率部奋勇反击,到下午四时全部收复城墙上的阵地,但城内的日军还是没有被肃清 。
天黑后,傅作义见大势已去,继续困守孤城只能白白增加伤亡,只得下令撤退,守城部队涌向大南门,由于城门已被封死,城门口一片混乱,打开城门后,军民蜂拥而出,很多人被践踏而死,更多的官兵则干脆从城墙下的火炮和机枪射孔中钻出城外,最终跟随傅作义成功突围的只有3000多人 。
原因是多方面的
虽然说很多人都意识到太原不可能坚守很长时间,但是以善守闻名的傅作义也只守了四天,实在有点出乎意料 。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死守到底的高昂士气,从上到下,都很清楚太原的沦陷是迟早的事,阎锡山是舍不得自己的家当,傅作义是想发挥自己善守的特长,再建新功,有点“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特别是原来依城野战的计划告吹后,许多官兵已经失去了坚守的勇气,傅作义用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话语来激励大家,反而引起了恐慌,连曾延毅和马秉仁这样的高级将领都带头逃跑,士气之低落可想而知 。而“副军长、副司令走了”的传言更是让军心彻底崩溃,局势因此一发而不可收拾 。
客观上,日军的飞机、坦克和大炮,要远比当初的国民军和奉军先进,各兵种的协同也更加默契,傅作义还想用老经验来对付新情况,自然是要受到挫折的 。
在忻口、娘子关接连失利后,太原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外围的屏障,而且部队刚经过苦战残破不全,面对装备和战斗力都占优势的日军,要想守住太原,实在是无法完成的任务 。此时,以有力部队掩护忻口、娘子关部队尽可能完整撤退,在晋南选择有利地区坚守,保存有生力量,才是上策 。
不过傅作义还算是能战之将,一看战局不利,立即果断撤退,在日军三面合围的情况下,还能撤出一部分部队,如果他再稍有迟疑,很可能全军覆没,而且突围的组织也算严谨,就是在日军已经突入太原城的极端不利情况下,还能撤出近一半部队,比起守南京的唐生智,在指挥和组织方面还是强了不少 。
- 纳粹标志卐字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何它和佛教的卍一模一样
- 闻仲为何不杀妲己?真相是什么
- 广成子为何要三谒碧游宫,?真相是什么
- 潘金莲无财无势为何如此自信?潘金莲何来的底气
- 桂林保卫战有多惨烈?这里简直就是地狱
- 桂林保卫战的过程如何?战役的遗址在哪里?
- 科举始于隋朝为何隋没出一位状元?中国史上第一位状元是谁?
- 凯膳怡 为何值得买篇五:厨师机选购评测,KicheAidVSKewood(凯伍德)到底哪个更好?
- 屈原为何被称为汨罗诗魂?汨罗诗魂的意思
- 金瓶梅中的大款花子虚为何只混成了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