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已流行高跟鞋高度可达至25厘米( 二 )


穿这样的“高底鞋”的女性多为十三四岁以上的满族贵族中青年女子,由于鞋子底部厚而且面积小,以及用力的关系,穿鞋的人走路必须慢且稳当,反而显出女性的婀娜多姿、端庄秀美,相当有范儿 。这在清中期的宫廷里相当流行,并且逐渐传至民间 。
关于满族女性为什么穿“高底鞋”有不同说法 。一种说法是,满族自古就有“削木为履”的习俗,古代满族妇女经常上山采集野果、蘑菇、打柴禾等,为了防止虫蛇叮咬,就在鞋底绑缚木块,制作得日益精美,发展成了后来的“高底鞋” 。
另外一种传说是满族的先民为了渡过一片泥塘,夺回被敌人占领的城池,便学着白鹤的样子,在鞋底绑上了高高的树杈顺利渡过泥塘,取得了胜利,达到报仇雪恨的目的 。为了“忆苦思甜”,纪念高脚木鞋的功劳,后代满族妇女们便穿上了这种“高跟鞋” 。这个故事把女性爱美的情思赋予了英雄史诗的壮美,很有趣 。
作家亦舒说过:“女人的堕落是从高跟鞋开始的 。”爱美嘛,难道有罪?其实,任何时代的女性穿“高底鞋”、高跟鞋等等,无论说法再多,肯定与追求美、拽人眼球有绝大关系 。
为了美,古今中外的女子,受罪吃苦,却趋之若鹜,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