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南宋端平入洛事件( 二 )


虽然收复中原能带来巨大的声望和荣誉,但是朝中的大多数臣僚反对出师 。参知政事乔行简当时带病在家,听说此事后立即抱病上书道:“今边面辽阔,出师非止一途,陛下之将,足当一面者几人?勇而斗者几人?智而善谋者几人?”“陛下之兵,能战者几万?分道而趣京、洛者几万?留屯而守淮、襄者几万?” 知官告院张煜认为:“蒙古非金仇可比,当选将、练兵、储财、积粟,自固吾圉” 。刚返朝的名士真德秀则说:“移江、淮甲兵以守无用之空城,运江、淮金谷以治不耕之废壤,富庶之效未期,根本之弊立见 。”
在这样一片反对声中,下诏“求直言”、表示自己要从善如流的宋理宗,还是悍然决定出兵 。他只派淮西制置司的六万军队北伐,试图以这六万人去收复中原 。要知道,原先即使是主战派制定的作战计划,仍然表示要在收复潼关和黄河以南后,至少要用十五万百战精锐之师来专职防御,才能守住黄河防线 。理宗皇帝却固执地仅仅派遣淮西军,一场并不成熟的军事行动就此展开 。
在外的战区将帅几乎全都反对出兵 。赵范的参谋官丘岳就说:“方兴之敌,新盟而退,气盛锋锐,宁肯捐所得以与人耶!”淮西总领吴潜认为:“河南取之虽易,守之则难,兵戎之资,所费何巨!民穷不堪,激而为变,今日之事,岂可轻议!”主持灭金之战的史嵩之虽然有私心,但上书却说得中肯,认为京湖连年饥谨,无力承担这样的进攻,而河南连年兵祸,要在当地获得补给也不现实 。并表示自己宁肯抗旨也不发兵 。
第一,端平入洛是宋朝破坏盟约,引狼入室 。由于南宋最终被蒙元灭亡,而宋蒙战争因为和谐被简化成了王朝更迭战争,这个荒唐的观点喧嚣一时 。宋军进军河南会惹来蒙古人,最后导致大祸 。但这种意见有着一个隐含假设——宋军不进军河南,蒙古人就不会来 。那么来看看蒙古人是怎么做的 。
在金国灭亡后(这时宋军进入中原还早着),蒙古谋臣耶律楚材就向窝阔台呈报《平南之策》;谋士李实“劝其先谋犯蜀、顺流而下窥江南” 。就在宋军发起端平入洛的同月,蒙古汗国召开了规模巨大的诸王大会,会上窝阔台说“今中原,西夏,高丽,回鹘诸国尽以臣附,惟东南一隅,尚阻声教 。朕欲躬行天讨,卿等以为何如?”大将塔察儿(木华黎之孙)回答道“臣虽驽钝,愿仗天威,扫清浙淮,何劳大驾亲临不测之地哉!”作为刚刚兴起的游牧民族,强烈的扩张掠夺野心根本不需要什么败不败盟,侵宋的计划早已是蒙古人的庙算之中 。
第二,争夺中原土地有无必要?在明确了宋蒙战争不可避免这样一个重大的基本问题之后,应该说端平入洛在战略上是可取的 。趁着敌人在两次战争之间短暂的间歇,增加自己的领土,加大防御纵深有什么不好呢?前文已说过,据关守河在金国人身上非常有效 。即使挡不住敌人,做一下缓冲也好,就像苏德战争初期的西乌某克某兰国,西白俄罗斯和波罗的海沿岸地区那样 。
当然,正如反对派所攻击的那样,战略虽然可取,却不一定正确 。收复三京之后如何防守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正如吴潜说“自潼关至清河三千余里,须用十五万兵,又须百战坚韧如金人,乃可持久岁月”,南宋既没有“十五万兵”,也不能“百战坚韧如金人”,因此自然不可能“持久岁月”,事实上如果蒙军没有西征的话,就是真的像金人那样恐怕想“持久岁月”也难 。
第三,宋军是不是战斗力很弱?宋军在战术层面没有任何失误 。教科书给人的感觉宋军很差,最多会水战和守城战,野战完全不行 。这种观点早就科普很久了 。如宋辽二十五年战争,双方都是野战争锋,只是宋军缺乏骑兵,击溃战占大部分 。再看洛东之战,精锐的淮西军以堂堂步兵方阵与骑射无敌的蒙古骑兵作战数日,其战斗力让素来鄙夷南人(即南宋汉人)的蒙古人也吃了一惊 。端平入洛关键是输在了战役层面:后勤补给与诸军配合 。就是在灭金的前一年冬天(1233年),京湖战区能给围攻蔡州的蒙古军运去30万石军粮,今年夏天就没法给开封,非得要从两淮千里迢迢的转运 。可见补给不足很大程度上是南宋没有协调好自己内部矛盾的结果,而不是客观的必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