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的各种投降:有哪些著名的降将?( 二 )


最经典的例子便是关羽了 。罗贯中写作《三国演义》时,关羽在民间已经成神,故而涉及关羽这段并不光彩的历史时自然有所顾忌,必须十分小心 。关羽虽然兵败被困于土山,兵疲将怯,无计脱身,陷人绝境 。但云长性格高傲,绝不会轻易投降,张辽要说降关羽的难度极大 。但文远胸有成竹,他说:“当初刘使君与兄结义之时,誓同生死;今使君方败,而兄即战死,倘使君复出,欲求兄相助,而不可复得,岂不负当年之盟誓乎?其罪一也 。刘使君以家眷付托于兄,兄今战死,二夫人无所依赖,负却使君依托之重 。其罪二也 。兄武艺超群,兼通经史,不思共使君匡扶汉室,徒欲赴汤蹈火,以成匹夫之勇,安得为义?其罪三也”,同时又进一步指出:“今四面皆曹公之兵,兄若不降,则必死;徒死无益,不若且降曹公;却打听刘使君音信,如知何处,即往投之 。一者可以保二夫人,二者不背桃园之约,三者可留有用之身”,一席话说的头头是道,把关羽的投降说得合情合理 。与此同时,关羽作为败军之将,不仅慷慨言勇,而且还提出了极度苛刻的条件:“一者,吾与皇叔设誓,共扶汉室,吾今只降汉帝,不降曹操;二者,二嫂处请给皇叔俸禄养赡,一应上下人等,皆不许到门;三者,但知刘皇叔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三者缺一,断不肯降” 。这一番话的中心内容概括起来便是“降汉不降曹”,刻意为自己的变节行为辩护 。但作者心知肚明,知道不管关羽如何振振有词,终究不能改变投降的事实 。所以他大肆渲染关羽归顺曹操时的心态、处境、过程,一步步消除关羽投降曹操这一事实带来的负面效应 。最终关羽并没有因投降而被丑化,他作为神的地位并没有受到动摇 。这样的处理是颇具匠心的,读者读起来倒不像是关羽请降,而是在展示关羽“忠贞”的人格 。特别有意思的是,为了彻底让关公带上“义”的光环,作者还特意设置了华容道义释曹操,并与前文相呼应 。于是,降曹是义,放曹也是义 。关公虽然投降,却仍可作为忠义的化身,并不妨碍他接受人们的顶礼膜拜 。
不过最符合上面那个公式的例子,还是巴郡太守严颜 。张飞受命率领一万精兵进入四川,来到了巴郡城下,守将严颜拒绝归降 。于是书中详细描写了严颜与张飞的大战,最终严颜被翼德设计生擒 。书中写到:“群刀手把严颜推至 。飞坐于厅上,严颜不肯下跪 。飞怒目咬牙大叱曰:“大将到此,何为不降,而敢拒敌?”严颜全无惧色,回叱飞曰:“汝等无义,侵我州郡!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飞大怒,喝左右斩来 。严颜喝曰:“贼匹夫!砍头便砍,何怒也?”张飞见严颜声音雄壮,面不改色,乃回嗔作喜,下阶喝退左右,亲解其缚,取衣衣之,扶在正中高坐,低头便拜曰:“适来言语冒渎,幸勿见责 。吾素知老将军乃豪杰之士也 。”严颜感其恩义,乃降 。”先通过详写严颜效忠刘璋,率部抵抗,再者被擒后,张飞“怒目咬牙大叱”想要吓唬他,但依旧宁死不降,最后张飞“亲解其缚,取衣衣之,扶在正中高坐”给足了严颜面子,使其能够顺着台阶,风光无限轻松而下 。严颜感其恩义,乃降 。于是严颜为前部,张飞领军随后 。凡到之处,尽是严颜所管,都唤出投降 。有迟疑未决者,颜曰:“我尚且投降,何况汝乎?”自是望风归顺,并不曾厮杀一场 。之后众将的投降便全部略写,一笔带过 。
有正面例子,当然也有反面例子 。
所谓“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 。“可怜蜀故伎,来舞魏宫前”,刘禅的贪生苟活与刘禅之子刘湛的慷慨赴死形成鲜明对比,为蜀汉的败亡画上了一个悲壮的句号 。谯周等大臣面对邓艾大军,建议刘禅投降,刘湛说:“岂可听腐儒之言,轻废先帝之基业乎?”不料后主叱之曰:“汝小儿岂识天时!”刘谌苦谏无效,乃杀其三子,并割妻头,提至昭烈庙中,大哭一场,眼中流血,自刎而死 。后人有诗叹曰:“魏兵数万入川来,后主偷生失自裁 。黄皓终存欺国意,姜维空负济时才 。全忠义士心何烈,守节王孙志可哀 。昭烈经营良不易,一朝功业顿成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