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张謇状元头衔系翁同龢争取无心仕途办实业( 二 )


当时翁同龢看中的人是著名的学者张謇,而张之万看中湖南名士尹铭绶 。翁同龢极力想为张謇争取一个状元,便去找李鸿藻商量,想让李鸿藻让出探花名额,想以探花再加上自己手中的传胪两个名额来换取张之万手中的状元,但是李鸿藻说:“状元我不争,探花我也不让” 。于是翁同龢只得去游说麟书,最后说动了麟书,又加上志锐的支持,才为张謇争到了状元,尹铭绶当了榜眼 。不过张謇状元及第后无心仕途,最后回家乡南通开了大生纱厂,成为近代著名的民族资本家 。
为什么制定的很严格,用意是尽量保证选拔真才的制度,最后会堕落为依照官职高低分赃的游戏呢?
所有的制度在制定的时候,都是有一定意图的,目的是保证某种利益的实现 。在殿试中,严格的糊名、阅卷制度安排,是为了保证朝廷的长远利益,比如统治威信的维持、官员质量的保障 。但是,制度是要由人来执行的,而人不可能没有私利 。在阅卷过程中,阅卷大臣的私利远比朝廷的长远利益更为实际,看得见,摸得着 。因此,阅卷大臣们在权衡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时候,天平无法不倾向个人私利,毕竟,在这种时候,去严格按照制度办事,不但得罪人,而且连维护的是什么都找不着 。
【清代张謇状元头衔系翁同龢争取无心仕途办实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