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灿灿的西汉王朝:流通的巨量黄金从何而来?( 三 )


从这些故事看来,西汉的黄金用处不少:可以用于交政府的酎金、替人赎罪,以及在商品贸易中买卖等等 。经济史专家傅筑夫还例举了汉代用金的其他方面:“计值用金,祭祀用金,交易用金,赏赐用金,赌赂用金,罚款用金,赎罪用金,举凡货币所具有的职能,如价值衡量,交易媒介,权力收授,财富贮藏等,几无不用金 。”如此一来,数量巨大的黄金,在汉代成为了一种称量货币 。
的确,《史记·平准书》也有记载:西汉“货币分为两种:黄金,以镒(古代计量单位,合20两)为单位,是上币;铜钱,是下币 。而珠玉龟贝银锡之类,属于器饰宝藏,不是货币” 。何为上币?有人认为是专供上层社会使用的货币,而铜钱多为下层社会使用,所以被称为下币 。不过,下层民众用金的例子也是不乏记载的,如前文所述的卖盐得金的故事,以及《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中说有一个百姓对文帝造成惊驾而需处罚以黄金,都能说明黄金并不是上层专用 。“上币”的“上”字解释为“崇尚使用”可能更为妥当 。
这些黄金“上币”在汉代以何种面目出现?是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金元宝?或者类似国外圆形的金币吗?非也,西汉的黄金以金饼的形式出现居多,这在考古中多有发现 。而且据上世纪80年代学者张先得统计,汉代黄金的含金量大部分在97%-99%之间,成色较好,无疑反映了西汉时期黄金铸造的普遍情况 。
1999年,在西安东北郊潭家乡北十里铺村出土的就是219枚西汉金饼,这是目前出土最多的一次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些金饼不是发现于墓葬,而是深埋在泥土中 。它们形状如扁的半球形,正面微微隆起,背面内凹,凹面大都有文字、戳记和符号,如:“黄、长、吉、马、租、千、金”和“V”等 。其直径在56-65毫米之间,重量在247克左右,最重的达254.4克,都与西汉黄金一斤等于248克的重量接近 。值得注意的是,这批金饼绝大多数有不同程度的磨损、擦痕和切割痕,切割痕是用较锋利的器具锯成,而且一般出现在较大的金饼上 。部分金饼上还有补贴金片的现象 。这种切割或补贴是为了使金饼保持统一的重量,叫“平称” 。
不过,金饼这种朴素的黄金形式却被汉武帝的一次奇遇改变了,使西汉黄金又出现了两种更为美丽和诗意的形式 。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三月,汉武帝去郊外朝拜上天,他登上了陇山,结果意外获得一头周身纯白的麒麟 。无独有偶,此时敦煌渥洼水出了一匹天马,泰山出现了黄金 。汉武帝大喜,认为这都是难得的祥瑞,便立刻将年号改为元狩,并将黄金改铸为麒麟脚趾的形状和马蹄的形状,这两种形式的黄金因此被称为麟趾金和马蹄金 。河南扶沟古城村和江苏盱眙南窑庄的金银窖藏,就曾出土了西汉马蹄金11枚、麟趾金7枚 。细看之下,能打动你的不仅是依然灿烂如新的金色,还有那隐约能听到的两千多年前白麒麟、天马的足音 。

混乱币制下的“救命稻草”
研读西汉的史料,时常会产生疑惑,为什么是在西汉这个朝代,黄金的货币性如此凸显?在其前后,乃至如今,黄金更多的只是作为一种投资、装饰或者宝藏的财富而已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不能不提到西汉的货币制度 。
西汉的货币制度极乱,从刘邦建汉之初(公元前202年),到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铜钱的形制重量均不统一 。起初是钱小如榆荚的“荚钱”,约重三铢(古代重量单位,二十四铢等于旧制一两);后来在高后二年(公元前186年)改为八铢钱,4年后又改回重三铢的五分钱;至元狩五年,铜钱的重量就一直在三铢或是四铢之间游移 。加上民间私铸盛行,各郡国钱形不一,市场上用的钱十分混乱,民间的烦苦可想而知 。此时的黄金,正如1948年前后国民党政府法币大贬值时吃香的洋银,是西汉混乱币制下以自身天然货币属性跻身市场的“救命稻草” 。换句话说,正是西汉混乱的币制,才使得作为上币的黄金重要性不言而喻 。无怪乎清代学者沈家本曾说,汉代“凡物之平价皆当以黄金为程”,这从另一侧面说明了汉代铜币信用差的状况,稳定的黄金才足以成为权威的价值尺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