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言南迁者可斩也,绝非耸人听闻,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正确建议 。试想,明朝虽实行南北两京之制,南京为陪都,但是一旦南迁,则北京势必不保,长江以北将不为明廷所有 。有史为鉴,当年宋朝徽、钦二帝被俘,宋高宗赵构逃至江南而失国土大半,只能偏安一隅 。如果真的接受了徐珵的主张,恐怕中国历史就要重演南宋偏安的一幕 。
【明代“北京保卫战”主战场--德胜门】
第二,除王振余党 。宦官王振可以说是导致土木之变的直接责任人 。正是他不顾众议,策动英宗亲征 。在行军过程中,他又想邀帝幸其家乡,后又考虑到大军会践踏家乡的庄稼,就改道宣府,由此延误了时机,明军被围于土木堡 。土木堡乏水,不能久据 。被围数日后,王振传令移营,而瓦剌军队四面围攻,明军大乱,伤亡惨重,王振本人也死于乱军之中 。王振虽死,但是朝中同党犹在 。
有明一朝,宦官专权始于王振 。据说,明初朱元璋曾于宫内立铁券,禁宦官干政 。建文帝控制宦官也很严 。正因为如此,在靖难之役中多有内宦逃至朱棣军中,密告朝中虚实 。朱棣登基后,宦官的地位得到了提升,不再只任内廷打扫事务 。王振本来是个读书人,于永乐朝入宫 。因为他具有一定的文化功底,很快就崭露头角,后来掌司礼监,成为“内相” 。英宗对他很是尊重,不呼其名而称之为“先生”,对他言听计从 。因此,朝中许多人都投靠到他的门下 。
土木战败、英宗被俘的消息传入北京后,言官群情激愤,请族诛王振 。此时王振的余党锦衣卫指挥马顺,上前叱骂驱逐朝臣 。大家对马顺平日里倚仗王振而狐假虎威的作为早已看不顺眼,现在见他仍旧气焰嚣张,丧师辱国的怨气统统指向了马顺 。群臣义愤冲天,不顾大臣的体面,一拥而上,拳打脚踢,竟然在左顺门将马顺活活打死 。随后,众人又将王振余党宦官毛贵、王长随从内宫中要出,乱拳打死,悬尸于东安门外示众 。监国的郕王哪里见过这样的场面,惊慌失措,想要退走 。这时于谦上前拦住郕王,请求他宣布马顺等人论罪当死,参与殴杀的众大臣无罪 。情势这才稳定下来 。大家退出左顺门时,吏部尚书王直用力握住于谦的手,感叹地说:“国家正要靠先生您了 。今天的情势,即使有一百个王直也处理不好 。”正是在国难当头之际,于谦挺身而出,以社稷安危为己任,为百官所倚重 。
第三,拥立明景帝 。大敌当前,国无君主,而太子朱见深年仅三岁,无法承担起匡复国家的重任 。于谦及众大臣请皇太后立郕王朱祁钰为帝 。郕王朱祁钰是英宗的亲弟弟,英宗在亲征之前曾命他监国,此时他二十二岁,仅比英宗小一岁,年富力强 。明朝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目前英宗有太子在,郕王朱祁钰是没有资格继承皇位的 。但在当时特殊的情况下,新皇帝最重要的不是有名分,而是要有领导百官、消除祸乱的能力,因此郕王朱祁钰就要比太子朱见深更为合适 。
当郕王朱祁钰得知群臣请立自己为帝的消息后,惊谢至再,甚至退居王府,表示不愿即皇帝位 。这是因为他担心自己名分不正,而且英宗尚在人世,太子朱见深亦将长大成人,不免有顾虑,另外蒙古铁骑兵临城下,可谓吉凶未料 。在这种情况下,于谦起到了关键作用 。他向郕王朱祁钰指出:“我们做臣子的拥立您,是为国家着想,并不是为了个人的私利 。”这番话使年轻的朱祁钰意识到了自己身上所承担的重大责任,于是他不再避让,在群臣的簇拥下登基即位,年号景泰,史称景帝 。他很快投入到新的角色中,力主抗战,反对南迁,任命于谦负责指挥北京保卫战,这些措施为最后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谈迁在《国榷》中充分肯定了景帝的功绩:“太祖之后,有功劳的皇帝,谁不知道是成祖?有德行的皇帝,谁不知道是孝宗?然而,还有一个景帝 。土木之变发生后,如果没有景帝,我们都会沦为异族统治下的奴仆了 。景帝的德行有哪些?一个是他善于知人,一个是他懂得安民 。”所谓“知人”,主要指的就是重用于谦,任命他为兵部尚书,打赢了北京保卫战 。
- 明朝内阁大臣左光斗简介左光斗怎么死的?
- 盘点十大北京国际学校,北京十所国际学校学费惊人
- 大明朝永历帝在竟是在缅甸被吴三桂用弓弦勒死
- 张献忠沉银被发现这座小岛藏有明朝金银千吨
- 北京属于哪个省
- 2020北京高校研究生奖助学金发放情况北京研究生的你必看
- 2017年6月25日电视台收视率排行榜,湖南卫视第一北京卫视第三
- 老凤祥今日北京黄金价格今日
- 北京温泉哪里好盘点北京温泉度假村排名
- 捕鱼儿海战役结果:明朝顺利完成了全国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