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尽诸葛亮全部家底的一战:悲情五丈原之战( 二 )


三是“对于渭南” 。渭南,渭河之南,在五丈原下,诸葛亮率大军出斜谷后司马懿曾说过一句话:“亮若勇者,当出武功依山而东,若西上五丈原,则诸军无事矣 。”按照这个看法,诸葛亮正确的选择应该是顺渭河谷地向东攻击,而不是来到原上据守,一向深通兵法的诸葛亮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四是“分兵屯田” 。敌我形成对峙后,蜀军求战,魏军不战,诸葛亮于是分兵沿渭河谷地各处进行屯田,摆同一副稳扎稳打的架势,但这又和急于从斜谷杀出、急于求胜的战略不相符,分田真能解决蜀军长期屯兵的问题吗?诸葛亮真的打算一直在关中对峙下去吗?
面对史书记载难免产生这些困惑,事实也正如司马懿所料的那样,蜀军主力自从上了五丈原就失去了战役的主动权,一直被困在原上,直到几个月后诸葛亮在军中病逝 。
所以,以前每看到这一段记载时都会很容易产出几个看法:
1、诸葛亮没有率军东进而死守五丈原,是战略上的错误;
2、诸葛亮分兵屯田改打持久战,并没有收到预期效果,也是一个错误的战略;
3、诸葛亮的进攻还不够主动,比如可以占领对面的北原,由此一路东进,或许结果会有不同 。
三、长星不为英雄在
带着这些问题来到五丈原,试图破解疑团 。来到实地,用与古人同样的视角去观察和思维,或许更容易得到灵感吧 。站在五丈原上,日薄西山,轻风吹过,脑海中盘旋着的一直都是这样的问题 。
五丈原,背高山面深谷,扼要冲,易守难攻,当然是要地 。但敌人如果不来攻,如果跟你耗着,那优势岂不成了包袱?要地岂不成了死地?
这绝非臆想,就在6年前,深为诸葛亮赏识的马谡奉命去守街亭,街亭的大致环境与此地差不多,两面是山,中间是关陇大道,魏军沿大道东来,如果能守住街亭使之不能通过就是胜利,可马谡看完战场立即下令上山,他的理由是下面不好守,山上居高临下敌人无法攻击 。
马谡力排众议上了山,魏军来了,可人家不攻山,就这么在山下等着,山上缺水,马谡不得已下令向下冲锋,结果一个个蜀兵成了弓弩手的移动靶 。
五丈原难道是第二个街亭?以诸葛亮对兵法的精通,显然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他之所以选择五丈原,一定有自己的想法 。
看着下面的河川,突然想到渭水分田也许正是他的理由,面对强大的敌人,诸葛亮或许想到攻击长安把握并不大,但如果撤军的话,负面影响又非常大,不仅对他个人,对蜀国国力来讲这种反复出击又无果而终的事也越来越不能承受 。所以诸葛亮选择了折中的方案,他要在关中长期驻守,渭水分田就是作长期驻守的尝试 。
五丈原之战
由五丈原下沿渭河西行,不多远外即是宝鸡市区 。宝鸡,汉末三国称陈仓,5年前,诸葛亮亲自率数万大军与魏将郝昭率领的1000多守军在陈仓相遇,诸葛亮连攻20多天竟然未下,只得退军 。此次兵出斜谷,某种程度上也是为避开陈仓,占领五丈原,陈仓的战略意义也就不存在了 。
现在,如果以五丈原为东止线,将陈仓及其以西的广大地区悉数占领,与陇右就联成了一片,等于把魏、蜀“国境线”前推到了关中,即使不拿下长安,也是一个巨大的胜利 。
这是一种持久战,虽然不符合此前蜀军制定的战略计划,但这也是当前最稳妥的方案 。进攻北原,由北原向东攻击,这个方案诸葛亮也曾想过,并派兵向位于北原的阳遂发起过进攻,但被魏将郭淮击退 。此次五丈原之行,回程时专门是从北原走的,由蔡家坡镇上一大坡,来到原上颇为惊讶,原来上面是一马平川,公路从五丈原镇所在的岐山县县城经过,蔡家坡去岐山县城的这一段竟然是直向北的,走了几十分钟才到,从岐山县城再向北数里才是周王庙所在的北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