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康有为:伪造密诏一心想当政治领袖( 三 )


从以上比较,我们可以看出这一伪造的密诏最关键的有两处:一是康把光绪帝给杨锐的密诏伪造成给他本人的;二是和光绪帝密诏原意(想办法既不得罪太后,又能使变法继续下去)完全相反,变成了要康等“设法相救” 。和康有为一同流亡日本的变法同志王照是知情人,所以康一度软禁了王照,但王还是对日本人说出了真相,同时历史也留下了杨锐交给他儿子的密诏原本,康有为看到过的只是杨锐抄写给他的副本 。
神话之四:一百年来激励过、鼓舞过整个中华民族,让一代又一代人激动不已的谭嗣同《狱中题壁诗》,原来被梁启超篡改过 。
先烈用鲜血写成的这首绝命诗根据史家黄彰健考证原来是这样写的:
望门投趾怜张俭,直谏陈书愧杜根 。
手掷欧刀仰天笑,留将公罪后人论 。
面对死神,谭嗣同豪气冲天,他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然而,这首诗却泄露了戊戌的一个秘密,所以笔锋常带感情的梁启超要用他的如椽大笔,用墨水改写这首血水写成的诗篇:
望门投宿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
果然是大手笔 。这一改,“我自横刀向天笑”,仿佛比原诗更加豪迈,但是却违背了先烈的原意 。这一小小的改动就完全遮掩了康有为所代表的维新派曾有武装夺权的谋划,没有了谭嗣同“留将公罪后人论”的坦诚 。
神话之五:流尽了自己全部热血的谭嗣同没有留下其他证词,但他的湖南同乡好友毕永年留下的至关重要的一本日记《诡谋直记》结束了康有为没有“以兵围颐和园”的神话 。
变法第九十二天(1898年9月12日),轰轰烈烈的百日维新已进入倒计时,毕永年来到北京,成为戊戌历史的重要见证人 。他亲身经历了康有为欲借助袁世凯的力量实行军事政变的密谋,这一密谋中就包括了由毕永年带一百人进颐和园杀慈禧太后 。虽然梁启超当面恭维毕永年“沉毅”,是当世两大英雄之一(另一人是唐才常),但毕还是没有答应 。政变发生的当天一早,他匆忙离开了北京(后削发为僧) 。
《温故戊戌年》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这样一个康有为,一个不是圣人却立志成为圣人,一个处心积虑要做帝王之师的人,一个不满足于做变法维新的精神领袖、不惜伪造密诏、一心渴望成为政治领袖的政客,一个曾推动了历史又拉历史后腿的思想家,一个曾抄袭别人学术成果的学问家,一个为谋求进身之阶不惜献媚权贵的书法家 。
这本日记历经岁月的封存,终于在八十五年后被历史学家汤志钧从日本挖掘出来,尘封的历史开口说话了 。康有为至死都不承认自己曾密谋兵变,他不知道毕永年居然留下了一本《诡谋直记》 。
神话之六:汪康年主持《时务报》,排挤康有为弟子,后期不发表康弟子文章、有意不报道维新派消息的神话在事实面前也经不起一击 。
一八九六年八月九日,著名的《时务报》在上海创刊,总理为汪康年,梁启超一度还是该报的主笔 。汪是康、梁变法的亲密同志,《时务报》是民间报纸,舆论独立,多年来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有力地推动了戊戌变法,“举国趋之,如饮狂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份一创刊便风行全国的报纸,发行量达到一万七千份,是当时全国发行量最高、影响最大的民办报纸 。
可是,百日维新第四十六天光绪帝下旨将《时务报》改为官办,派康有为督办 。原来是康有为试图通过权力,把创办多年、影响巨大的民报变成官报,把老百姓的喉舌变成政府的喉舌,最终达到自己把持的目的 。当汪康年釜底抽薪,改办《昌言报》,给康有为留下一个“时务报”的空名时,怒气冲冲的康致电两江总督,试图再次动用权势的力量治汪以“抗旨不交之罪”,一再借助权力来夺取一家民办报纸,即使在当年也不得人心 。后世的人们因为把康、梁看作戊戌变法至高无上的代表人物,往往会忽略这些历史的细节,其实只要查阅当年的《时务报》,我们就能看清那真实的一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