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院|“三千孤儿入内蒙”背后:草原母亲的半个世纪真情付出


保育院|“三千孤儿入内蒙”背后:草原母亲的半个世纪真情付出
文章插图

萨仁托娅拍摄的“草原母亲”。 萨仁托娅供图
中新网杭州9月23日电(采访人员 林波)“我们牧区人叫自己的妈妈为‘额吉’,感谢我的‘额吉’把我抚养长大。”说到自己的“草原母亲”时,“国家的孩子”张斌心中满是感激。

保育院|“三千孤儿入内蒙”背后:草原母亲的半个世纪真情付出
文章插图
萨仁托娅拍摄的“草原母亲”。 萨仁托娅供图1960年,刚满三岁的张斌被送到了内蒙古自治区的一草原牧民家庭,成为“三千孤儿入内蒙”故事中的一员。
1960年,中国发生大饥荒,江南地区受灾严重,很多父母无力抚养孩子,把他们送到上海的保育院,一时之间大量孩子成了无家可归的孤儿。而随着弃婴越来越多,保育院也面临着巨大的救助压力。
周恩来总理得知了这一情况之后,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夫主席达成共识,把上海的3000多名孤儿送到内蒙古草原交由牧民抚养,而这些来到内蒙古的孩子被亲切称作“国家的孩子”。

保育院|“三千孤儿入内蒙”背后:草原母亲的半个世纪真情付出
文章插图
萨仁托娅拍摄的“草原母亲”。 萨仁托娅供图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三千孤儿入内蒙”的背后,是“草原母亲”半个世纪的真情付出,她们用大爱无疆诠释了一段超越血缘、地域和民族的历史佳话。
“有一个大我7岁的姐姐,我们处得很好,很照顾我。”在张斌的记忆里,他的“额吉”是个言语不多但却非常疼爱他的妈妈,“生活得很幸福,这些年来从不缺爱。”
就这样,张斌有了家,有了新的母亲和蒙古族名字“邦日胡”。

保育院|“三千孤儿入内蒙”背后:草原母亲的半个世纪真情付出
文章插图
萨仁托娅拍摄的“草原母亲”。 萨仁托娅供图“接一个,活一个;活一个,壮一个。”这是彼时“草原母亲”对“国家的孩子”的承诺。
张斌回忆说,彼时,在牧区的家门口并没有学校,要去20多公里外的学校读书,“妈妈就坐别人的马车送我上学,但第二天回来时就没有车了,只能自己走回来。”
回想起初次上学的经历,张斌直言那时年幼不懂“额吉”一个人走回来的辛苦,“现在回想起来,这件事却一直记在心头,那时牧区路不好找,很容易迷路,‘额吉’就是靠着电线杆的标志才走回家。但这些她从来不对我说,总是默默地爱着我们这些孩子。”
“10岁左右帮着‘阿爸’放羊,一开始是我们姐弟两人,等我大了就自己去放羊。”幼时在牧区的生活,张斌仍记忆犹新,“15岁以后放假回家,参加过打草、挖石头、挖井、拉土。虽然辛苦,但现在回想起来都是珍贵的回忆。”
关于自己的身世,张斌直言其实早已知晓,而这也是他和“额吉”的默契约定。
“那时候上学,班上很多人都叫我‘上海孤儿’,于是我也知晓了这件事。但‘额吉’不说,我也不问。”张斌表示,他和“额吉”两人保持着这份默契,大家心里都明白,但这并不影响母子间的感情,“她是我的妈妈,我是她的孩子,她爱我,我也爱她,就这么简单。”
带着“额吉”满满的爱,张斌走出了牧区这片小小的天空,在城市里工作、结婚,直到如今退休带孙子。

保育院|“三千孤儿入内蒙”背后:草原母亲的半个世纪真情付出
文章插图
萨仁托娅拍摄的“草原母亲”。 萨仁托娅供图2008年的国庆假期,张斌带着年至古稀的老“额吉”来到了北京,“‘额吉’对首都很向往,带她去了北京,看了天安门,她很高兴。”
如今,张斌的老“额吉”已经88岁了,“她身体很好,我现在在呼和浩特生活,每个月都会和姐姐一起回去看望她,老人家没啥心愿,就是希望我们顺顺利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