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火箭心脏钻刻师”何小虎:不断挑战极限( 二 )


近两年的时间里,他们没有找到可行的方案,这个项目被搁置了。但何小虎没有放弃,甚至做梦都梦见自己仍在攻关。一有空,他就和团队的同事一起查资料、翻文献。
2019年,何小虎第一次提出采用车-铣-磨高效复合加工法、实现无人化加工的理论设想,将钻削改为铣削,遭到团队里所有人的反对。有人问,如何让机床实现这种指令?该选择什么样的刀具、什么样的参数?加工出来的质量如何保证?
所有的问题都指向“不可能”。机床厂家的程序员编辑了两天,反馈说,实现不了。何小虎感到沮丧,但转念一想,“创新嘛,肯定会遇到困难。想通了以后我就释然了,想着如何去解决问题就完了。”
又查了大量的材料后,有一天,何小虎跟厂里的技术部门谈,能不能在原有成熟指令的基础上,通过计算的方法把这个功能编制出来?技术部门的工作人员觉得,这个思路挺好,可以试一下。
整整两天的时间,何小虎编了又改、改了又编,不知道重复了多少次,最后终于编制成功,实现了在机床上铣削的动作和功能,并进行了产品试验。他发现,这个方法完全能满足设计要求,而且质量、效率都比原来高得多,产品合格率甚至达到了95%,返修率大幅降低。

机床|“火箭心脏钻刻师”何小虎:不断挑战极限
文章插图
2021年6月,何小虎正在车削中心加工液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关键零部件。受访者供图
走出陕北大山,航天梦想落到实地
何小虎加工的零部组件早已随着长征五号、天问一号、北斗组网、探月工程等飞入广袤的宇宙。但在上大学之前,这个来自陕北延安的农村娃,还离“火箭”“航天”这样的字眼很遥远。
回忆起来,童年只剩下一个“苦”字。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陕北农村,有些靠近山区的地方还没有通电、通车,没有自来水。要用水,只能到一公里外的山下河道里挑。何小虎家里四个兄弟姐妹,他是老大,顺理成章地承担了更多责任。扁担太高,就把两头牵着水桶的铁链折上一折,再扛到肩上。
在这里,人被迫与自然长久斗争。延安的冬天,气温达到零下二十多摄氏度,路上都结了冰,但何小虎每天早晨还得骑自行车去五公里外上学。半路上冻得太厉害,他们一群小伙伴就停下车,在路边捡些柴火,点着了暖暖身子,再继续走。
“那时候,如果能全身心在家里学习、看书,我就感觉很幸福。” 对于当时的何小虎来说,世界不会比眼前这条歪扭崎岖的土路更远、更宽。后来,家里有了电视机。何小虎记得,在自己17岁那年,有个叫杨利伟的航天员乘“神舟五号”进入了太空,那是中国首次成功发射载人航天飞船。
何小虎的内心生出了向往。但对于那时的他来说,这一切还遥不可及。4年之后,他考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
刚开学不久,入职航天科技集团六院7103厂的学长回学校开讲座。“发动机”“火箭”这些词汇第一次出现在自己耳边,何小虎开始偷偷打听如何才能进入7103厂,“梦想”第一次有了具体的形状。
三年的时间里,何小虎几乎天天泡在实训工厂,反反复复地做零件、磨刀。高重复性的工作总是会带来厌倦,他就给自己设定一些“极限”,不断去挑战。“原来我可能用200转的转速加工一个零件,我就挑战用1500转加工。这可以锻炼反应能力和操作能力。如果反应慢点,高速旋转的刀具就撞到主轴上去了。”
磨刀是最基础的工作,但把刀磨好,需要长时间的训练。何小虎记得,每磨完一把刀,满身都是沙砾,一不小心,手还会被磨伤。虽然总是满手油污、灰头土脸,那段日子在记忆里却熠熠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