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是怎么当上皇帝的?关键他有五字秘诀?( 二 )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评价这次战争有这样一句话“帝自此肇基皇业” , 意思是赵匡胤之所以能当皇帝 , 正是这高平一战奠定了基础 。不过“一个篱笆三个桩 , 一个好汉三个帮” , 仅凭着武艺高强、是个打仗的好手 , 领导喜欢那是不够的 , 如果同事乃至的下属 , 这都是不能成功的 , 没有自己的武装没有自己的追随者也不能成功 。
那么老赵又是通过什么办法来发展了自己的武装力量和信徒呢?
这就是老赵的第三个字:笼三、笼 , 笼络士卒心
上文中我们已经提到了 , 老赵的有一个基本的素质就是能忽悠一帮人和他共图大业 。在高平之战后 , 为了建立一支作风过硬 , 能打胜仗 , 更重要的是能听话的禁军部队 , 周世宗下令“招募天下豪杰 , 不以草泽为阻” , 在全国的范围内海选猛男 。周世宗就让赵匡胤亲自挑选 , 将其中最有型、最彪悍的壮汉充实到殿前司的各个部队 , 赵匡胤对这些新招收的型男们进行严格训练 , 把他们一个个都训练成大内高手 。
这支队伍就是陈桥兵变中黄袍加身的那群人 , 由此可以看出 , 赵匡胤走的是群众路线 , 也正是这些下层军官的支持 , 老赵登基后才没生内乱 , 这就是智慧 。“兵强马壮”只是当上统治者的一个必要条件 , 但远远不是充分条件 , 重要的是人心 。
但是有了人心只是有了基础 , 可是怎么找一个合适的理由来宣示自己当皇帝是天命所归呢?
这就要说老赵的第四个秘籍了——造舆论四、造 , 多方造舆论
老赵要是生活在现代肯定熟知怎样成为一名网红 , 他在舆论造势方面具有相当丰厚的经验 , 那老赵有造了那些舆论呢?

图片来源于www.youxixd.com
【1】美化出身
利用当时的宗教进行造谣 , 通过狂僧、神仙、道学家等等来宣传他的出身 。
在魏泰的《东轩笔录》里边有这样的一则谣言 , “陈抟 , 字图南, , 有经世之才 , 生唐末, , 厌五代之乱 入武当山, , 学神仙导养之术 , 能辟谷 , 或一睡三年 , 后隐铃华山 。自晋、汉已后,每闻一朝革命 , 则崛感数日 , 人有问者瞪口不答 。一日 , 方乘驴游华阴 , 市人相语日:‘赵点检作官家’” 。
赵匡胤利用百姓对宗教的信仰来鼓吹自己的出身 , 可以说是煞费苦心 。这个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出都点检赵匡撒“当天子”的谣言,不仅流传在汁京的每一个角落,而且还散布在肚西灼华阴、人迹罕到的山区 。这也说明当时道学家陈抟也参与了制造后周末年的那一场别有用心的政治谣言 。但是这还没有完 , 仅仅是语言上的造势时间久了难免有人会不信 , 这个时候老赵又使出天降祥瑞这样的老套路来欺骗人民群众 。
【2】制造祥瑞
袁娶《枫窗小犊》载::“艺祖受命元年秋 , 三佛齐来贡 , 时尚不知皇宋受禅也 , 贡物有通天犀 , 上有形如龙 , 龙形腾上而尾少白 , 左成宋形,其文即宋字也 。”
老赵利在外邦进贡的物品上动了手脚 , 把“宋”字刻在腰带上 , 为自己制造声势 。赵匡胤通过这一系列的事件可以说赚足了吃瓜群众的眼球 , 但是如果想当皇帝而且是窃取人家的帝业 , 总得有一个说法 , 但是自己还不能被别人唾骂 , 这才是一个大问题 , 他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机会来进行兵变 , 所以第三个舆论就出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