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国古代宫廷最神秘最震惊的三大投毒案( 三 )


这一现代结论终于弄清了载湉的死因之谜,但载湉之死的全部谜团并未能一一解开 。谁投的毒?又是谁指使的?如何操作的?仍无法搞清楚 。一种说法是,皇帝知道慈禧卧病不起了很高兴,慈禧听说后大为动怒,才让人在载湉服用的药物中(一说饭里)掺放了砒霜,将皇帝毒死在自己归西前 。
另一种说法是,慈禧无意害载湉,是太监担心载湉复辟对自己不利,遂借慈禧之名弄死了载湉 。曾在宫中生活过两年的德龄公主,在其所著《瀛台泣血记》一书中,将凶手直接定为大太监李莲英 。但传说毕竟是传说,到底谁是毒死大清皇帝的主谋,或许永远是个谜!
点评:砒霜是中国古代谋杀者最常用的毒物之一,用砒霜杀人,称为“砒诛”,投毒之狠,与“鸩杀”并列 。清陈士铎《辨证录·中毒门》开首即谈砒霜,描述颇详:“人有服砒霜之毒,疼痛欲死,苟不急救,必至腐肠烂胃,吐呕紫血而死 。”
其实,砒霜是一味疗效显著的中药,至今都有中医在给患者使用,其治疗原理叫“以毒攻毒”,但用量和范围控制极严 。阴谋家正是利用“吃药”这种路径,药里掺毒,绝杀他人 。
为防砒霜被坏人利用,古代列之为“禁药”,市面上不得随便买卖 。元代还实行“实名制”,交易逐笔登记入册 。《大元圣政国朝典章·刑部·诸禁》(卷十九)“禁治买卖毒药”条规定,如果出事,“害了人性命呵,买的、卖的两个都处死者 。”
宫廷如何防砒霜投毒?除了专家试尝食之外,明清宫廷使用“银版”、“银针”来测试,真的有毒,纯白色的银器变黑!
【揭秘:中国古代宫廷最神秘最震惊的三大投毒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