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服饰:明代金银首饰( 二 )


宋元金银首饰,多出自民间工匠,明朝内廷设有专为皇室打造首饰等金银器物的“银作局” 。
题材上,宋元多选择清新活泼的自然景物,明代则倾向于把花草禽鸟组织为各种祥瑞图案 。以纹样中各个物事的谐音,构成吉祥之意,也是在明代才开始广为流行,但在金银首饰中,尚不多见 。为寿日婚嫁等吉庆喜事,而制作的首饰,或取用释道人物,或以制字、嵌字、錾铭的方法,直接点明图意,如:西王母寿字挑心、刘海戏蟾寿字挑心等 。
此外,佛教艺术,以及佛教人物中的妆束和器具,也是明代首饰取材的一个来源 。除挑心、掩鬓外,还有佛手簪、禅杖簪等,式样细巧别致,是从世俗化了的神佛世界中,生长出来的装饰趣味 。
这些,都可以说是以“宫样”引导时代潮流 。
累丝:工艺精巧又省料
镶嵌,是明代金银首饰的工艺特色,且对满清金银首饰的制作,产生了巨大影响 。
累丝工艺,把片材处理为花丝,使首饰制作精细到最小的构成因素,金的柔韧品质,也在累丝工艺中被发挥到极致,成就了首饰制作精细的极致,实例如南昌青云谱京山学校出土的金累丝蜂蝶赶花钿 。
用九厘米长的窄金条做成一道弯梁,素边丝掐作牡丹、桃花、杏花和两对游蜂、一只粉蝶的轮廓 。薄金片打作蜂蝶的躯干,花心、花瓣、翅膀平填细卷丝,然后分别攒焊、镶嵌为一个一个小件 。九朵花用细金丝从花心穿过系缀于弯梁,再把做好的“螺丝”抽去芯线,一端系于蜂蝶,一端从花心或花瓣里穿过去,然后系于弯梁,蜂蝶便轻轻挑起在花朵上而姿态各有不同,粉蝶是正在采花的一刻,游蜂是敛翅将落而未落的瞬间 。
累丝更宜于在镶嵌工艺中衬托玉石之温润,宝石之明艳 。如明梁庄王墓出土的金累丝镶玉嵌宝牡丹鸾鸟纹分心和金累丝镶玉嵌宝牡丹鸾鸟纹掩鬓 。
金累丝镶玉嵌宝牡丹鸾鸟纹分心
累丝同时也丰富了首饰图案的表现手法,比如平填和堆垒 。
总之,累丝是金银器手工制作所能达到的精细之最,它把明代金银首饰的制作定型为技术化的风格:纤巧,秀丽,规整,精细至上 。而明人对“奇巧”的欣赏,也可以说是由洗练与圆熟的技艺所成就的趣味,金细工艺中的累丝,也是其中之一 。
宝石的深加工不发达
宋元工匠把“锤鍱”工艺发挥到极致,而明代金银器首饰的主要工艺特点,是金银与宝石的结合 。这种镶嵌之风的盛行,与郑和下西洋带回的珠宝制作观念,及大量囤积宫廷的宝石有一定的关系,但只是原因之一 。
对宝石的热情,元代已经开始了,新朝统治者带来对所谓“回回石头”的喜爱,此风遂盛 。
郑和带回的珠宝,或者可以说是推波助澜 。湖北钟祥明梁庄王墓出土的金镶宝簪钗,不妨作为一证 。
《明史》卷八二《食货六》说到,明嘉靖中期以后,“太仓之银,颇取入承运库,办金宝珍珠,于是猫儿睛,祖母碌,石绿,撤孛尼石,红剌石,北河洗石,金刚钻,朱蓝石,紫英石,甘黄玉,无所不购 。穆宗承之,购珠宝益急”;万历中,“帝日黩货,开采之议大兴,费以鉅万计,珠宝价增旧二十倍” 。
万历年间的《五杂组》卷一二,列举当日为世人所重的各种宝石,而曰“皆镶嵌首饰之用”,定陵以及大抵同时的藩王墓葬所出头面,多以珠宝为饰,自然与这样的背景密切相关 。
红蓝宝、祖母绿、猫眼等宝石,性脆且硬,易崩裂;黄金白银性软,这种“软”与“硬”的结合,对当时的工匠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 。
金银首饰的镶玉嵌宝,到了明代才大为兴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