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真的近百年没有举行过科举考试吗?( 三 )


持这种观点的人结论下得也未免有些过早了 。
除了延祐二年开科取士以外 , 元帝国还时断时续地举行过许多次科举考试 。




其中较为有名的有:
延祐五年(公元1318年)三月 。此次共有护都达儿、霍希贤等50人“金榜题名” 。
元英宗硕德八刺至治元年(公元1321年)三月 。此次共有达普化、宋本等64人金榜题名 。
泰定帝也孙铁木尔泰定元年(公元1324年)三月 。此次共有捌刺、张益等86人获金榜题名的殊荣 。
泰定四年(公元1327年)三月 。此次有阿察赤、李黼等86人金榜题名 。
元文宗图铁木耳天历三年(公元1330)三月 。此次考试 , 蒙古人笃列图 , 汉人王文烨等97人金榜题名 。
元惠宗妥欢贴睦尔元统元年(公元1333年)三月 。此次考试 , 蒙古人同同 , 汉人李齐等一百余人金榜题名 。
其后两届——公元1336、公元1339年因故未曾开考 , 到了公元1340年又重开科考 。
从上面的史料(均引自《元史·选举志》)中我们可以看出:从公元1315年到公元1340年 , 近三十年的时间里 , 元帝国几乎每隔三年就搞一次全国性的科举考试 , 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有近六百名士子——包括蒙、汉各色人等获得了“金榜题名”的殊荣 。
除了天顺帝阿速吉八、明宗和世●及宁宗懿璘质班 , 因在位时间太短(不到一年)以外 , 其余仁宗、英宗、泰定帝、文宗、惠宗(顺帝)均都在金殿廷试过士子 , 成为当时的一大盛事 。
元代的科举考试工作分得很细 , 甚至对于名落孙山者 , 元帝国的高层决策人也尽可能地给予了关怀——有好事者不妨与前朝及后代的不第士子们的落魄作一个比较 。
《元史·选举志》载 , 早在仁宗延祐年间 , 当时的丞相帖木达儿阿散和平章李孟等人就上书给仁宗皇帝 , 建议朝廷对于“下第举人 , 年七十以上者 , 与七品流官致仕 , 六十以上者 , 与教授 , 元有出身者 , 于应得资品上稍优加之 , 无出身者 , 与山长、学正 。”以后又规定“蒙古、色目人年三十以上 , 并两举不第者 , 与教授” , “汉人、南人年五十以上 , 并两举不第者 , 与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