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徙木立信是误读:只是树立有法必依的榜样( 二 )


我们都很喜欢孔子说的一句话,叫“言必信,行必果” 。这句话是孔子说的不假,但是孔子说的这句话,根本就不是我们理解的那个意思 。在《论语.子路》篇中,孔子在回答子贡关于怎样才可以称得上是士的问题时,把士分成三等 。他认为,第一等的士,做事有羞耻之心,出使外国能很好地完成国君的使命 。第二等的士,宗族称赞他孝顺父母,乡亲们称赞他尊敬兄长 。而第三等才是那些“言必信,行必果”的人 。可是在孔子的眼里,这第三等的士,却是“硁硁然小人哉!”
为什么孔子要把这些人当成小人看待呢?其原因就是这些人不辨是非地去践行自己的“言必信,行必果”的准则 。这种没有是非标准的说到做到,必然误国误民,甚至祸国殃民 。对孔子的这个思想,孟子又进一步做了阐述,他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只有建立在“义”的基础上的信,才成其为信;失去“义”的信,谁还敢相信啊!
商鞅徙木之信,何信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