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曾想建一座疯狂帝都?以建筑宣扬武功( 二 )


把狂想变成现实耗资至少60亿马克 , 当局只需负担其中一部分
作为“日耳曼尼亚”方案的第一期工程 , 1938年1月 , 第三帝国总理府正式动工 。施佩尔指挥部下日夜突击 , 一年之后即告竣工 。这座长条形建筑的主要特点是“长、高、空”:长达400米的封闭式主体结构里有很多高大的厅 , “空荡荡的 , 丝毫不利于行政办公与住宿 , 反而会让来访者产生紧张、压抑与屈服的心理” , 这恰恰是希特勒想要的 。新总理府落成仅65天之后 , 时任捷克斯洛伐克总统埃米尔·哈查便在这座充满着暴力和恐怖气息的建筑中签下了耻辱的《投降协议》 , 期间两次晕倒在希特勒的办公室中 。
按新总理府超过9000万马克的造价同比估算 , 要想把整个“日耳曼尼亚”变成现实 , 耗资至少要60亿马克 , 约占德国1939年GDP的5% 。但在现实中 , 只有其中一部分需要通过政府财政支付 。这是因为 , 纳粹党利用宣传机器 , 鼓动狂热的民众捐钱捐物——每当“‘千年帝国’宏伟壮观的首都 , 将从石头沙漠中诞生!”这样的标题出现在头版头条 , 报纸经常会配发“政府财政紧张”一类的消息 , 不久之后 , 钱款和物资便从四面八方汇来 。
在此过程中 , “纳粹劳工阵线”的作用不容忽视 。这个被称为“帝国经济体系灵魂”的组织是纳粹党借以渗透德国经济和社会生活 , 并依照需要对其加以改造的重要工具 。它每年从一切工资薪俸以及别的收入中抽取1.5%作为活动经费 , 还强迫工人捐款 , 如果有谁拒绝 , 便会被认为“敌视人民和社会”而遭开除 。
通过花样百出的手法 , 纳粹党每年的额外进项达到数亿马克 。这些钱 , 希特勒和手下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 账目从不公开 , 其中很大一部分流入了“日耳曼尼亚”项目 。
为克服人手短缺 , 计划执行者自然而然地打起了集中营囚犯的主意
为了凸显新首都尊贵不凡的气质 , 包括总理府在内的所有宏伟建筑 , 全部使用优质花岗岩和大理石建造 。由此便引出了另一个问题:这些坚硬的石材开采难度很高 , 从哪儿去找足够多的人手?彼时 , 身体健康的德国青壮年男子绝大多数都在服兵役 。
这自然难不倒施佩尔等人 , 他们早已把目光投向了设在德国势力范围内的各处集中营 。实际上 , 自1936年开始 , 为了缓解穷兵黩武造成的劳动力紧张 , 纳粹德国便强迫囚犯劳动 。臭名昭著的毛特豪森集中营便是依着一座花岗岩矿建成 , 采出的石料大部分用来铺设维也纳的街道;柏林外围的萨克森豪森集中营靠近一座大型制砖厂;北巴伐利亚的弗洛森堡集中营也是一座“石矿型集中营” , 当地有“日耳曼尼亚”所需的、带有白色斑点的大理石 。
可想而知 , 囚犯们的工作环境极其恶劣 , 他们食不果腹 , 毫无防护地在粉尘弥漫、塌方频发的矿井中劳作 。据不完全统计 , 在毛特豪森、萨克森豪森和弗洛森堡集中营里 , 共有10万名囚犯死亡 , 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在开采石材时丧命 。而在纳粹眼里 , 这样做可谓一举两得 , 既以极低的成本解决了材料问题 , 又可以通过体力劳动“重塑”囚犯的人格 。
随着柏林市内大兴土木 , 很多“帝国子民”的旧宅遭到拆迁 , 他们面临如下选择:要么住市区内犹太人留下的房子 , 要么到郊外住政府提供的“安置房” 。犹太裔居民可就没有这样的待遇了 。他们被强行驱逐 , 腾出地方给“高贵的雅利安人”住 , 自己却得花钱租房 , 以致柏林市区内一房难求 , 不得不住进“犹太屋”——上百个家庭挤在一栋卫生条件极差的大屋里 , 毫无隐私可言 。1941年 , 他们中的大部分被运到波兰 , 后来进入奥斯维辛集中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