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史:宋朝以前是没有茶壶的】在中国的北方 , 喝茶渐渐大众化 , 甚至取代了部分喝酒的社会功能 。南宋之后 , 全国出现了茶馆 。运作方式是由茶博士煮好了茶 , 倒在客人的碗里 。茶道中的仪典性完全被丢弃了 , 只是为了饮茶 。这种方式是饮茶普及化的必然发展 , 再返回来影响上流社会的品茶习惯 。
为了便于服务顾客 , 便需要大茶壶 。茶壶太大 , 手执曲柄不易 , 就发明了提梁壶 , 也就是手提的柄做在壶的上面 。因此后来的茶壶就分为两类:提梁壶与手执壶 。
在宋代故事书上就说 , “乘晓露剪拂云芽” , 自甘泉中汲水烧汤以烹之 。这是说现采现泡 , 其味无穷 , 既然是新芽 , 就不可能碾粉了 , 可知在宋代民间已经有了今天的饮茶法 , 而且故事发生在北方的赵州 。
在陶瓷器上 , 茶壶的出现应该是在明中叶以后了 。我曾在图录上看到明末的万历官窑五彩提梁壶 , 以及民间宜兴的提梁壶 , 都很精彩 , 可是相对于酒瓶 , 传下来的数量并不多 。也可以说 , 提梁壶因为壶上有一提把 , 在设计上不容易成功 。尤其是中、小型的壶 , 执壶的把手在一边 , 容易设计为一和谐的整体 , 也不妨碍使用 , 实在没有改为提梁的理由 。
明末清初之后 , 民间使用茶壶的数量大幅地增长 , 民窑的茶壶就成为常见的器物了 。饮酒待客之风渐被饮茶所取代 , 茶壶、茶杯成为家家必备之物 。到了晚清 , 提梁壶少见了 , 出现铜把手的瓷壶 。壶的肩上做上两个或四个纽 , 古人称系 , 用来安装铜把手 。
这种壶大概于民国后流行于江南及北方 , 南方的茶壶大多像个有壶嘴的小罐子 , 以青花瓷较多 , 肩上有四个系 , 造型素朴 , 所画山水或花鸟粗犷有力 , 艺术价值高 。
南方的雅人喝茶就考究了 。自从江南的宜兴生产茶壶以来 , 似乎配合着中国茶艺迈进了新的一步 , 那就是用小壶喝浓茶 。中国人原本是喝不发酵的绿茶 , 慢慢要喝经发酵的乌龙茶了 。茶艺在文人主导下 , 不但讲究茶香 , 还要讲究茶具的美感 , 壶的造型就成为主要的创造标的 。由于宜兴的泥非常细致 , 烧出的陶壶手感良好 , 在历代名师的创造下 , 出现了各式各样的设计 , 有几种典型的样子 , 可称得上经典之作 , 非常精致 , 令人爱不释手 。这一波茶壶热在一百年间 , 使中国人成为最爱壶的民族 , 也是拥有茶壶造型最丰富的民族 。到了18世纪 , 全世界都在喝茶了 。西方文明国家自中国的出口瓷中学到茶具的应用 , 慢慢也设计出自己的风格 。
宜兴小茶壶 , 式样多 , 又制作了三百多年 , 所以数量大 , 年代不易判断 。只有最高明的鉴赏家才分得出大体的年代 。要分也不过分为清早期、中期、晚期而已 , 而大部分的式样 , 为了供应市场的需要 , 一直做到民国 。
台湾有喝老人茶的文化 , 我们的包种茶、乌龙茶都是名茶 , 所以战后 , 到上世纪70年代已恢复了喝茶的风气 , 茶壶的讲究也恢复了 。大陆开放后 , 台湾人到宜兴去买壶 , 发现几位师傅新设计的壶形 , 就加以控制、炒作 , 使造型远不如传统式样的新壶 , 在台湾收藏市场上卖到数百万台币 , 一时风靡 , 热度过去 , 就无人问津了 。
- 唐宋明清四朝代不同的饮茶方式
- 哪位宋朝宰相爱写荤段子:被人们称浪子宰相
- 宋朝地图中国古代两宋时期地图
- 藏族文化藏族的史前文化有什么特点
- 宋朝女人坐凳子椅子怎么会是伤风败俗?
- 古代三尺含义多:纸张发明以前曾指代法律
- 宋朝的词为什么在中国文学历史上最出名?
- 为什么说宋理宗是宋朝血统最不纯正的平民大帝?
- 宋朝已有新闻发布会称为出榜
- 历代悬案全档案:宋朝官帽为啥有两根长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