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奢行俭”说和“王位纷争”说试图从社会政治方面去寻求商都屡迁的原因 。“去奢行俭”说认为“抑制奢侈 , 倡导俭朴 , 借以缓和阶级矛盾 , 是商都屡迁的原因 。此说多少有点合理成分 。因为《尚书》中《盘庚》三篇是保存下来的商王盘庚迁殷时对臣民的三次演讲词 , 将迁之时 , 他曾指责贵族中有贪求财富的乱政官吏;既迁之后 , 他又告诫官吏:不要积聚财物 , 光为自己孜孜不倦地增殖产业 , 应该施惠于民 , 要永远洁净你们那颗和国王一样的心 。
但是 , 奢侈是剥削阶级的“痼疾”和“通病” 。不仅迁殷之时存在 , 迁殷之后照样存在 。为什么此时奢侈可以促使迁都 , 而彼时却不能呢?“去奢行俭”说虽然看到商都屡迁的某些现象 , 却未能透过现象 , 抓住本质 。所以 , 它对商都屡迁原因的解释缺乏说服力 。“王位纷争”说 , 根据《史记·殷本纪》:“自中丁以来 , 废适而更立诸弟子 , 弟子或争相代立 , 比九世乱 , 于是诸侯莫朝”的记载 , 注意到从中丁至阳甲正好九王 , 先秦典籍中“几世”即指“几王” , 这“九世之乱”与商都屡迁 , 在时间上如此若合符契 , 决非偶然巧合 , 它应是促使商都屡迁的客观原因 。这个推断 , 可以在《尚书·盘庚》中篇里找到证据 。盘庚追述先王迁都原因时说:“殷降大虐 , 先王不怀厥攸作 , 视民利用迁 。”
《孔疏》认为“大虐”的具体含义是:“上云‘不能相匡以生 , 罔知天之断命’ , 即是天降灾也” 。很明显 , “大虐”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 就是指以王位纷争为中心的“九世之乱”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政治上的动乱和纷争 , 给人民带来无穷灾祸 , 先王并不怀恋他们手造的基业 , 为人民的利益来迁徙 。那么 , 王位纷争所引起的社会动乱 , 为什么必须用迁都的办法来解决呢?因为“九世之乱”的直接后果是商王权威削弱和贵族势力膨胀 。贵族势力膨胀 , 表现在经济上 , 是聚敛财富;表现在政治上 , 是弑君篡位 。斗争的双方 , 为了赢得胜利 , 必须借助天时、地利与人和 。天时 , 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 而且是彼此共享的 。人和 , 要靠主观努力去争取 。惟独地利 , 谁占有它 , 就属于谁 。很明显 , 既然贵族的势力能够膨胀起来 , 并足以威胁王权 , 那么 , 贵族一定占有地利 。殷商时期虽然已进入青铜时代 , 但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仍旧很低 。在那种社会发展水平上 , 地利的作用就格外重要 。通过迁都来改变贵族地利的优势 , 从而削减贵族的实力 , 是商王的战略措施 。这应是促使商都屡迁的主观原因 。证之《尚书·盘庚》篇 , 正是这样 。
盘庚迁殷几乎遭到举国上下的反对 , “民咨胥怨” , 但主要阻力来自贵族 , 不是平民 , 更不是奴隶 。贵族用浮言来煽动民心 , 而盘庚则抓住“天命”和“先王”两面大旗 , 口口声声鼓吹为人民打算来争取民心 。在当时 , “天命”和“先王”无疑是有威力的 , 使盘庚得以迁殷 。将迁之时 , 盘庚发出警告:“乃有不吉不迪 , 颠越不恭 , 暂遇奸宄 , 我乃劓殄灭之 , 无遗育 , 无俾易种于兹新邑” , 就是说 , 有奸诈邪恶 , 不听话的人 , 我就把他们斩尽杀绝 , 不让这孬种遗留在新邑蔓延滋长 。可见盘庚企图通过迁都打击贵族 。既迁之后 , 盘庚重申:“无有远迩 , 用罪伐厥死 , 用德彰厥善” , 即不管与商王血缘的远近 , 造罪就处死 , 立功便封赏;并宣称自己有权“制乃短长之命” 。这说明通过迁都 , 镇压了异己 , 商王权威上升了 。“九世之乱”的教训是深刻的 。
- 揭秘:仁慈的的贾母为何对王熙凤做坏事不闻不问?
- 王夫人为何讨厌黛玉?宝黛恋为何让王夫人感到危险
- 历代悬案:秦始皇陵兵马俑为何没有主帅
- 解密:周瑜的个性为何如此偏激?
- 文武双全的高顺为何被曹操杀死?
- 打金枝是怎么来的:郭暖为何醉打升平公主?
- 秦始皇陵兵马俑为何只有士兵没有统帅
- 解密:曹操七十二冢为何成千年不解之谜?
- 紫禁城秘事:孝庄死后太后们为何惧住慈宁宫
- 康熙为何把十四子允衸葬入爱妃的陵寝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