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三国史上诸葛亮七擒孟获产生的副作用( 二 )


儒家文化“仁、义、礼” , 强调大国要对小国施之以礼 , 不欺压和威胁小国的生存 。因而皇帝往往推崇“怀柔远人”“尚德抑武”的精神 , 以道德感化外邦 , 来表达自己仁慈的胸怀 。“统而不治”、“抚而不治”是为常用手段 。中国君主推行德化外交 , 以求得藩国的对宗主国的感化 , 从而实现大同理想 。但是 , 这种手段基本上是感化的产物 , 夷狄不会感激大于恐惧 , 没有“治”上的介入 , 夷狄部落也不会真正与中国融为一体 。可以想见 , 如果诸葛亮征战的是北方游牧部落 , 无论怎样感化 , 是很难“喂饱”对方的 。到头来 , 得到的 , 很可能是“东郭先生”的下场 。诸葛亮南征之后 , 孟获不再反 , 不排除是感化的原因 , 但更不可排除的 , 是利益的换算 , 小小部落首领 , 享受着蜀汉“大国”的“贡奉” , 比抢来得还容易 , 还香甜 , 优哉游哉 , 何乐而不为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