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没有温度计 , 但会形容“七月流火”
在气象学上 , 一般以日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35℃作为高温的标准 , 如果多天在35℃及以上高温 , 称为“热浪” , 属于气象灾害 , 古人称为“热灾” 。摄氏度这个概念 , 也就百十来年吧 , 那么问题来了 , 我们怎么知道古代有多热?尽管古代夏季气温资料极为缺乏、简单 , 直到明清之后才略微丰富详细起来 , 但古代文人笔下有关“天太热”的记述 , 多少弥补了气象史料的短板 。
古人形容夏天炎热最出名的一句话 , 是“七月流火” 。此说出自《诗经·国风》中的《七月》一诗 , 诗歌开头即是 , “七月流火 , 九月授衣”(有人认为七月流火是指天文现象 , 但此古语现在已被通俗形容暑热) 。
【乾隆时期曾现史上最热三伏天:道路行人多有毙者】周代历法中的第一个月与夏历(阴历)不同 , 是夏历中的十一月份 , 比夏历正好提前两个月 , 也就是说“七月流火” , 实际是形容夏历的“五月天” , 相当于现在公元阳历的夏季六七月 。从“七月流火”来看 , 西周时期的夏季气温确实不低 , 可能比现代要热 。从“七月流火 , 九月授衣”来看 , 《诗经》中原意的确是指天热 , 表示“七月还很炎热 , 九月就已秋凉” 。《诗经》成书于周代 , 其收录诗歌的创作时间可能更早至殷商 , 而自殷商到春秋时期 , 除了在西周早期有过短暂的寒冷期之外 , 大部分时间都比较温暖 , 夏季气温比现在约高2℃ 。
从《中国气象灾害大典·综合卷》的统计分析来看 , 热灾相对其他自然灾害并不是太多 , 与“霜灾”并列 , 约占总数的1% 。历史资料上看 , 从隋唐到北宋初年 , 夏季极端高温天气较多 。
唐贞元十四年(公元798年) , “春夏大旱 , 粟麦枯槁” 。《旧唐书·德宗纪》上称“夏 , 热甚” 。通俗说来 , 就是这个夏天太热了 。
五代后梁开平二年六月辛亥(公元908年7月17日) , 《旧五代史·梁书·太祖纪四》记载 , 这天是“亢阳” , 意思是太阳太厉害了 , 也就是老百姓说的“毒太阳” 。
三伏酷暑的极端天气在两宋期间较多 , 而且宋代诗中多有描写 。如孔武仲《伏中作二首》“酷暑已旬日 , 熏炙势自如”;陈造《立秋日》“酷暑如酷吏 , 顷刻不可对”……
公元1400年以前 , 高温热浪天气涉及范围最大的一次 , 发生于南宋嘉定八年(公元1215年) 。今河南、安徽、江苏、湖南等省份均遭受热灾 。这一年又恰逢大旱 , 灾情严重 。《宋史·五行志二》上有这样的记载:“五月大燠 , 草木枯槁 , 百泉皆竭 。”
“燠” 的本意是温暖 , 史书上称“大燠” , 则是“太热了” 。因为对水的需求过于旺盛 , 《宋史·五行志二》上还说“行都斛水百钱 , 江淮杯水数十钱” 。放在眼下 , 这一杯水能值十多块人民币了 , 搁到现在也是饮用水中的奢侈品 , 那时老百姓收入低 , 哪能喝得起“贵如油”的水?以致“渴死者其众” 。
乾隆八年的超级三伏天
老百姓喝不起一杯水的嘉定八年 , 并不是中国历史上最热的夏天 , 史上最热的夏天出现于乾隆八年 , 公元1743年 。从《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第三卷“清代气象记录(上)”中可以看到 , 这一年高温几乎涉及半个中国 ,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等整个华北地区异常炎热 , 可以说是超级酷暑 。有关乾隆八年极端炎热记录 , 在所涉地的史志上均有记录 , 其中就有来自山西浮山的县志记载 。
- 三国时期东吴会稽王孙亮死后谁继位?
- 揭秘:宋朝时期的妇女离婚竟可分家中一半的资产
- 周朝时期人们就爱开派对:上下级通过派对建友谊
- 乾隆皇陵的地宫里怎么会有朝鲜女人的尸体
- 三国时期吴国末代君主乌程侯孙皓是怎么死的?
- 三国时期吴孙权皇后潘皇后简介潘皇后怎么死的
- 揭秘:四川发现亿年前白垩纪时期恐龙足迹
- 十全老人乾隆皇帝为什么会佩服宋仁宗?
- 乾隆禅位给嘉庆:其实是对大清江山的深谋远虑
- 压岁钱源自于北宋时期:原是为给孩子们压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