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庵为何把水浒传中四名美貌少妇推向断头台?( 二 )


与潘巧云偷情的是一个和尚 , 名叫裴如海 。裴如海原来是一个绒线铺里的小官人 , 半路出家后 , 依然整天穿戴整齐干净 。他的僧舍里挂着几幅名人字画 , 桌上焚一炉妙香 。潘巧云一见便赞赏说这里“清幽静乐”;而他的卧房也“铺设得十分整齐” , 潘巧云看了“先自五分欢喜” , 称赞说“好个卧房 , 干干净净” 。如此看来 , 裴如海并不是一个酒肉和尚 , 倒像一个文雅的书生 。这使与杀人刽子手一起生活的潘巧云 , 突然感到有一番新的境界 , 自然产生了爱慕之情 。
阎婆惜与张三 , 潘金莲与西门庆 , 潘巧云与裴如海 , 这三对偷情者应该说是情投意合的 , 然而他们都是不合礼法的夫妻 。既然不合礼法 , 在施耐庵看来 , 就必须得到严酷的惩治 , 就必须把她们推向断头台 , 让她们个个身首异处 。
《水浒传》中的女人被杀 , 大都由于她们对丈夫不忠而偷情的结果 , 除了阎婆惜、潘金莲和潘巧云这三个女人外 , 还有卢俊义的夫人贾氏 , 也是因为与管家李固通奸谋害亲夫被杀 。就连烟花妓女巧奴也因为在恋着安道全时又接待张旺而被张顺杀死 。在施耐庵的笔下 , 凡是不能从一而终的偷情女人 , 不问青红皂白 , 一概处死 。
施耐庵硬是把这些女人推向断头台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突出梁山的英雄好汉 , 当然这也是在情节上推动了“水浒”故事发展的需要 。杀了阎婆惜、潘金莲、潘巧云和贾氏这四个美貌少妇 , 宋江才能得以出逃江湖 , 联络天下好汉;武松才能名正言顺地刺配孟州 , 再展英雄虎威;杨雄、石秀、卢俊义和燕青才能弃家别舍 , 投奔梁山 。
在施耐庵看来英雄与美女永远是势不两立的冤家对头 , 儿女情长 , 必然英雄气短 。王英好女色 , 宋江就劝他 , “但凡好汉犯了‘溜骨髓’三个字 , 好生惹人耻笑 。”所以要逼安道全上梁山 , 就必须先杀了他心爱的女人 。宋江半月十日的不去阎婆惜那里一次;武松严厉斥责了潘金莲的挑逗 , 第一句话就是“武二是个顶天立地噙齿带发的男子汉”;杨雄也是一个一个月二十天不在家歇宿的人 。就这样 , 女人成了考验英雄好汉的试金石 。这种把英雄与美女完全对立起来的两性观 , 完全是“存天理灭人欲”、“夫为妻纲”、“女人是祸水”的儒家伦理观、道德观、历史观在施耐庵笔下的生动形象的体现 。
为了展示梁山英雄的威武神勇 , 施耐庵不吝笔墨地设计了他们对美貌少妇大加杀伐的情节 。宋江对阎婆惜痛下杀手 , 一刀毙命;武松掏心割头残酷地杀死了潘金莲;杨雄、石秀割舌剖腹杀害了潘巧云 , 并且把五脏六腑分别挂在树上 。施耐庵认为如此才能表现恨小非君子 , 无毒不丈夫 , 疾恶如仇的英雄形象 , 杀得痛快淋漓 , 方显英雄本色 。宣扬的是武松对武大手足情深 , 杨雄对石秀义情重如山 , 正如杨雄指责潘巧云的第一条罪状就是“坏了我兄弟情分” 。作者总是把这种残酷的杀戮作为一种英雄的性格气概来加以赞扬 。他以赞赏的口气写李逵劫法场救宋江时 , “当下去十字街口 , 不问军官百姓” , 乱杀一阵 。在江边“百姓撞着的 , 都被他翻筋斗 , 都砍下江去 。”晁盖不让他杀百姓 , 他不听“一斧一个 , 排头儿砍将去 。”到了白龙庙 , 因庙祝没出来接宋江 , 也被杀死 。武松血溅鸳鸯楼 , 也是不管什么人 , 一概杀死 , 做饭的、养马的、丫环使女无一幸免 。张顺在安道全的情人巧奴家也一连杀了四口 。这种良莠不分的杀光行动 , 固然表现了英雄复仇的痛快淋漓 , 积怨爆发的宣泄 。但同时也损害了英雄形象 , 让人感到梁山英雄成了没有理性的的好勇嗜杀的恶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