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甲午战争谜团:方伯谦死的到底冤不冤?( 二 )


方伯谦无罪的三个“证据”
那么,方伯谦无罪的证据呢?“济远”号的作战记录已经彻底被丁汝昌推翻,只能寻找旁证 。第一个证据是一件“血衣” 。据说方伯谦夫人上京喊冤时手里一直攥着一件血衣,这件血衣是“济远”号大副沈寿昌的脑浆鲜血所染,当时,方伯谦就站在他身边,亲眼目睹了手下的惨死 。衣服都被血染红了,方伯谦还能是怯场的逃兵吗?这件证物百年间被方伯谦后人反复提及,以证方伯谦的勇武 。第二个证据是光绪二十一年(1895)在上海刊印的《冤海述闻》一书,作者署名“冤海述闻客” 。该书陈述了甲午海战中的大量“内情”,其中多处提到方伯谦,为其冤死鸣不平 。比如,书中写道:“嗟乎!济远船回时,不察情形,不经审讯,强加罪名,置之死地 。独不思济远受伤大小七十余处,炮械坏不堪用,阵亡者七人、伤者十三人,皆有案可稽耶?且各船得回旅顺者,其阵亡受伤尚不及济远之多,济远非逃,不辩自明 。况当超勇、扬威焚,致远、经远犹在阵攻击,众目共睹,而督船为全军平日所属,既无号令,又去其旗,牵动大局,果谁致之?”
第三个证据1981年在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发现的《卢氏甲午前后杂记》,该书作者系黄海海战亲历者卢毓英 。该书也提到“济远”作战勇猛一事,“致远既覆,超、扬既火,广甲尤胆落,急返棹而逃 。……济远当敌之冲,迎击既久,炮多炸裂倾倒,无以应敌,于是亦逃 。三样证据最终都指向一个观点,方伯谦之死无关战争,其率舰撤离是战术考虑,完全无可厚非,但当时北洋水师在战场上连受重创,李鸿章、丁汝昌为转移注意力,拿了方伯谦做替罪羊,颇有点曹操杀粮官王垕的意思 。质疑:“方伯谦无罪论”恐为杜撰但对于方伯谦无罪的这些证据,史学界褒贬不一 。首先,“血衣”之证很难说明什么问题 。一些史学者认为,不屑说是否存在这件“血衣”,即使存在,其情虽动人,却很难说明什么问题 。衣服上的血也不是方伯谦的,只能证明大副沈寿昌死得壮烈 。也许,方伯谦正是亲眼见到战友死的如此骇人,才魂飞魄散,撤退保命 。
其次,《冤海述闻》虽然字字掷地有声,但却很难作为标准史料参照 。“冤海述闻客”的身份无法确定,有人凭借其描述内容的身临其境猜测,该书作者必是方伯谦的贴身随从,所以可信度很高 。但也不排除是有人委托写手,根据当时北洋海军的舰航海日志等资料或讲述的故事,再收集一些当时报刊报道和官方文书(邸报等)捏合而成 。且书中多处说法也不能尽信,比如书中提到战舰撤退的原因是“炮械全坏,无可应战” 。但根据战后统计,黄海海战中,“定远”、“镇远”、“靖远”、“来远”等舰中弹皆超过百发,“济远”的中弹数却只有区区15发 。有论者据此质疑:“来远”中弹225发,尚能够坚持战斗到底,“济远”为何不能呢?最后,《卢氏甲午前后杂记》的作者卢毓英虽然亲历了黄海海战,但他当时的工作场地主要在舱内,根本没有机会观测到战场上的真实情景,且其所言大部分都引自《冤海述闻》,真实性尚且存疑 。因为史料无法统一,多数史学者仍然认为,对方伯谦的评价目前还是“维持原判”较好,至于其是否在海战中真的恪尽职守,甚至勇猛无畏,只能等待更多研究成果和史证出来,才能下定论 。
【清朝甲午战争谜团:方伯谦死的到底冤不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