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暴毙之谜:或因花蕊夫人而引起的谋杀?( 四 )


再看赵匡胤死后,赵光义的一系列举措 。
举措一:是我们熟悉的“金匮之盟” 。太宗赵匡胤死得不明不白,赵光义为了显示自己即位的合法性,便抛出其母杜太后的遗命——在杜太后临终之际,召赵普入宫记录自己的遗命 。据说当时太祖也在场,杜太后问太祖何以能得天下?太祖说是祖宗和太后的恩德和福荫 。杜太后说:“你想错了,若非周世传位幼子,使得主少国疑,你怎能取得天下?你当汲取教训,他日帝位传光义,光义再传光美,光美传于德诏,如此,则国有长君,乃是社稷之幸 。”
太祖听完这番话,哭泣叩拜 。杜太后便让赵普将自己的遗命写为誓书,藏于金匮之中 。
这个“金匮之盟”,年代久远,充满迷雾 。兄死弟及皇位并没有先例,赵光义当皇帝名不正,言不顺 。然而,他既然当了皇帝,也就掌握了纂写历史和引导舆论的权利 。因此,所谓的“金匮之盟”,很有可能是赵光义的杜撰 。
再看后面的举措,更加深了关于这一点的推测 。
举措二:赵光义一即位,立即诏赵普入朝,任命赵普为太子太保,在京师供职 。
举措三:赵光义即位为宋太宗后,先是大赦天下,以弟弟赵廷美(即赵光美,为避讳改名为廷美)为开封尹兼中书令,封齐王,宋太祖和赵廷美的子女,均与赵光义的子女并称为皇子皇女 。宋太祖的旧部薛居正、沈伦、卢多逊、曹彬和楚昭辅等人也都加官晋爵 。显然,这是在刚刚登基、根基还不稳的情况下,所做出的安抚人心、消除动荡之举 。
举措四:一即位就迫不及待地改年号为“太平兴国” 。而根据惯例,新皇帝即位,都是次年才改用新年号纪年 。为什么宋太宗打破常规,将只剩下两个月的开宝九年改为兴国元年呢?这越发说明他心怀鬼胎,要抢先为自己“正名”,以期造成不可逆转的既成事实 。
此外,关于“斧声烛影”中,赵光义毒杀兄长赵匡胤的动机问题,有一种观点,认为赵光义并不是因为夺取皇位而杀死赵匡胤的,而是另有原因——为了花蕊夫人费氏 。这位花蕊夫人是后蜀后主孟昶宠妃,精通诗词,才貌兼备 。后蜀被宋灭后,孟昶与花蕊夫人都被俘虏,押送到开封拜见宋太祖 。七天后,孟昶暴毙,有些史家认为是被宋太祖毒死 。宋太祖趁机将孤苦无依的花蕊夫人收入宫中 。因为久闻花蕊夫人才名,宋太祖要她即席吟诗 。花蕊夫人沉思片刻,吟道:“君王城上树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颇有骨气 。反而让宋太祖大为倾倒,封花蕊夫人做了妃子 。
花蕊夫人入宋宫但不忘故主,绘孟昶画像私挂奉祀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就拿出孟后主的画像流泪诉说思念之情 。此事被宋太祖入宫看见追问,花蕊夫人急中生智说:“所挂张仙,送子之神,蜀人皆知 。”宋太祖这才未追究 。不久,这张仙送子的画像从禁中传出,连民间妇女要想生儿抱子的,也画一轴张仙,香花顶礼,至今不衰 。
赵匡胤迷恋花蕊夫人费氏,从而懈怠政务 。赵光义多次向赵匡胤进谏,而赵匡胤置若罔闻 。于是,赵光义在随赵匡胤到后苑骑猎,花蕊夫人侍驾随行时,赵光义引矢瞄准走兽,突然回弓引满而射,花蕊夫人一声惨叫,当场毙命 。
所以,赵光义在宫中调戏花蕊夫人,被哥哥赵匡胤发现,于是提起斧头将之砍死的说法不可信 。
因此,如果扑朔迷离的“斧声烛影”的事件,就是赵光义毒杀赵匡胤,那么,就只存在一个动机——赵光义要夺取皇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