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关之战的迂回突击:中国远征军坦克突袭日军( 二 )


尽管如此,开始的战斗对中国军队并不有利 。日军由于侦察更为出色,他们首先发现了远征军部队的行踪 。震惊于中国军队兵力强大之余的日军第55联队,将炮兵和步兵摆开了一个埋伏的阵容 。中国远征军的部队一头撞入了日军的伏击圈 。M3A3式坦克虽然可以击败任何日军战车,但在日军装备的一式75毫米反战车炮面前并非无敌,一开战就被日军打掉两辆,均翻覆入一边的河中,乘员非死即伤 。
不过中国装甲部队的战士堪称训练有素,在混战中很快冷静下来 。他们几乎都是第一次参加真实的战车作战,但是充分表现出了中国战士坚韧顽强的特点 。在布朗上校的指挥下,战车第一营的部队摆开了一个标准的防御阵容,并通过电台呼唤伴随的新22师步兵向自己靠拢 。战车和步兵共同构成的防御阵容,浑如一个钢铁的刺猬 。
日军几乎毫不犹豫地发动了对这个铁刺猬的突袭,却在密集的弹雨面前吃了大亏,一千余人的第二、第三两大队几乎全军覆没,连两个大队长都送掉了性命 。日本陆军依靠刺刀去拼坦克这种蛮干的做法,在此显示了恶果 。
对于中国战车部队在缅北反攻中的首次战斗,中国方面的记录很多,有的坦克手回忆战斗打响时还以为是在演习,直到战斗结束,看到履带上沾满的日军血肉,才明白自己真的和日军打了一仗 。
日军的记录,似以原第55联队第三大队副官井上咸大尉的回忆文章最为真实准确 。他在《孟关平原的突袭——冈田大队长的战死》(发表于《丸》杂志1988年别册第10号)一文中详述了第三大队这一战的经过:
孟关这一面的地形,是茅草覆盖的开阔地,附近的河水已经干涸,土地质地松软,易于挖掘战壕 。面对发现敌军装甲部队伴随的突击军团,大队长试图组织一次正面伏击作战 。
冈田大队担任迂回作战中的右地区队,出发前曾在参谋的直接指导下进行过艰苦的步兵—炮兵协同演练,可以熟练地进行炮火掩护下的突袭 。大队长选择的设伏地区在干涸的坦盖河河畔,那里简易公路穿过一片茂密的竹林横越河川 。在道路附近,可以看到满是赤锈的炮车和卡车残骸,星星点点,那是两年前,遭到日军追击的中英军败退时丢下的装备 。
连续几次被敌人追着屁股打,终于可以对敌设伏,主动出击,部队的求战情绪高涨 。战斗在3月1日黄昏打响,随着敌军出现的报告,山炮部队开始猛烈开火,两翼各中队的官兵组成一条横线,跃出战壕向中国军发起冲锋,大队总部也不例外 。
意料不到的是遭到袭击的中国军队毫不慌乱,就地开始用火炮还击 。刚刚冲出数步,我们周围已经接连落下了多枚炮弹,其中一发正在我身边爆炸 。就在我身后几步的冈田大队长,“啊”地一声大叫,仰天倒下 。硝烟中,我还记得看到有一个只有一条腿的军官在疯狂地蹦跳 。事后,我发现这是炮兵派来协同的联络官天野中尉 。
在和敌军短兵相接的状况下,作为副官,如果大队长被敌人抢去……我的脑子中只有这一个意识,几乎是本能地扛起满是鲜血的大队长开始向后奔跑,一跑就是几百米 。冈田大队长是个大个子,那种背负的感觉今天提起来,还能感到当时肩头仿佛被烧伤一样的痛 。
冈田大队长在后送中死亡 。
这时,大队部遭到敌军集中射击,高级军医官大石少佐负致命伤,随即死亡 。大久保辅助军医官、我、突击尖刀中队指挥官岛田中尉等均负伤,一时整个第三大队失去了指挥,没有负伤的军官几乎没有 。冲出阵地的部队全靠军曹一级进行指挥,整个突袭陷入失败 。
这次突击前的夜晚,冈田大队长的勤务兵完成到东京送阵亡官兵的骨灰任务,带着家书返回部队 。那天夜里,冈田大队长和新婚不久的大石军医在蜡烛下读家信的情景,我至今无法忘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