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战史中英帕尔笑柄:进攻印度英帕尔饿死过半( 二 )


1.必须慎重考虑防备英印军在孟加拉湾方面和缅甸南
部沿海一带的登陆作战,如果在实施“乌”号作战当中出现
这种情况,能否采取相应的对策?
2.由于攻占了英帕尔平原,结果是否还需要增加兵力?
是否会给防卫缅甸带来不利的后果?
3.我空军兵力处于极端劣势,对完成地面作战有无
妨碍?
4.补给能否跟得上?
5.第15军的作战设想是否坚实可靠?
1944年1月17日,绫部中将带着大本营的批准文件抵达仰光,并向缅甸方面军各高级将领作了传达 。至此,“从昭和17年(1942年)夏季以来,多次议论过的印度进攻作战,大本营终于做出了决断” 。
日军对印度的进攻为什么首先选择英帕尔呢?这是由英帕尔的战略地位决定的 。英帕尔是东印度的主要边境城市,位于吉大港通往阿萨姆邦的交通干线上 。该城周围是曼尼普尔山脉,近郊是长40英里、宽20英里的英帕尔平原 。自英军被赶出缅甸后的两年中,这里已建成一个巨大的基地 。总有一天,盟军将由此基地展开反攻 。平原上,遍布着大型巴沙营房(由竹子和芦苇编成的营棚)、医院、军械仓库、弹药库、工场以及军事基地所需要的各种大型设施,四通八达的沥青公路从基地中间穿过 。此外,从1942年起就开始从原始丛林中辟建一条宽阔的汽车公路,把英帕尔和转运军需物资的重要铁路终点站迪马普尔连接了起来 。“在英帕尔,一切井井有条,组织得相当完善,具有供未来反攻部队使用的基地所应具有的各种条件 。”蒙巴顿来东南亚战区上任后,曾视察过这里并得到了这样的印象 。摧毁敌军的反攻根据地才能完成防御任务的问题,至于第15军远途进攻阿萨姆邦的设想被置于题外,在此没有研究 。讨论的结论认为,为了完成缅甸中、北部的防御任务,有必要乘敌人反攻准备尚未完成之际,急袭并催毁其反攻根据地英帕尔,然后把防线推进到英帕尔以西印缅国境的险峻山区 。有一个前提是,怒江及富昆方面的局势在本战役期间需要设法保持不变 。第15军进攻阿萨姆的设想自然被搁置起来,但这种思想还深深潜伏在第15军司令部指挥人员的脑际,在其作战设想上也有了微妙的反映 。至于如何解决补给困难这个重大问题,却做为悬案被遗留下来 。为了完成这一战役,估计需要150个汽车中队、60个驮马辎重中队,以及强有力的野战筑路队,据此向方面军提出了申请 。南方军总司令官派稻田副总参谋长赴大本营,陈述英帕尔战役的必要性,同时向大本营申请酌量增强这次战役所需的部队,即第15、第54师团、独立混成第24旅团、及兵站各部队和增拨所需军需品(即四个师团的弹药量、汽车零件一千台份及其他) 。1944年1月17日,绫部中将带着大本营的批准文件抵达仰光,并向缅甸方面军各高级将领作了传达 。至此,“从昭和17年(1942年)夏季以来,多次议论过的印度进攻作战,大本营终于做出了决断” 。

【日军战史中英帕尔笑柄:进攻印度英帕尔饿死过半】 当3月8日牟田口中将的先头部队渡过亲敦江向英帕尔打来时,蒙巴顿还正在医院住院 。原来在几天以前,蒙巴顿访问史迪威的前线指挥部时自己驾驶吉普车在一条林间小道行驶 。不巧,汽车的前轮压住了一根毛竹,驶过以后,竹子反弹起来,扎进了他的左眼 。蒙巴顿事后说:“当时我不敢相信我的眼球是否依然在眼眶里 。证实这一点是需要相当的勇气的 。我发觉它仍然在那里,并为此松了一口气,但紧接着我发现自己的左眼完全瞎了 。我紧急包扎一下以后,又继续朝前开 。”后来,蒙巴顿被送往利多的陆军医院,幸亏那里有一位美国的眼科专家沙伊上校 。他经过诊断后说,蒙巴顿的左眼严重内出血,但只要不过分劳累,很快就会好的 。蒙巴顿双眼都扎上绷带休息了5天,但是,来自英帕尔的消息使他心急如焚 。他不顾医生的劝阻,自己离开医院,飞抵卡米拉的斯利姆指挥部 。他知道这样做左眼将有失明的危险,但是,哪怕肯定会瞎,他也要去前线部署作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