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败局已定的前兆:张须陀身殒的荥阳一战( 二 )


张须陀一向看不起翟让,他将两万多军队排成方阵排山倒海般压过去 。没多久,翟让就承受不住了,他按照李密的战前部署,向大海寺方向败退 。这种情景对张须陀来说太正常了,他见过太多次翟让逃跑的身影,连他逃跑时背影挺不挺、屁股歪不歪都一清二楚 。他当然不想放过这次机会,带领士兵紧追不舍 。
过了大海寺以后,路越来越窄,树越来越多 。这样的险要地形也没能让张须陀警觉,因为他太拿寨主不当干部了 。他不会想到,还有个叫李密的人正秘密埋伏在前方 。正是貌不惊人的黑小子,将他这张“A”打得晕头“转向”,变成了刀口朝下、空空荡荡的“V” 。
当张须陀的部队不成阵形地追过来时,躲在树林中的李密指挥伏兵突然冲出,将其队伍拦腰截断进行掩杀 。同时,翟让又挥军返回厮杀,徐世勣、王伯当也从不同方向包抄过来,将张须陀团团围住 。张须陀没想到一下子冒出这么多瓦岗军,急忙端正态度组织抵抗 。他挥刀左砍右刺,很快便突破重围 。可是,当他发现还有许多部下被围在里面时,立即跳上马背又转身杀进战场实施营救 。
就这样,他以过人的勇武在万众之中四进四出,救出了很多士兵,而自己却坚决不下战场,最终力竭战死 。
张须陀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好首长,无怨无悔拿自己的命去换士兵的命 。上级领导纯粹为救下级士卒生命主动献身的,这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凤毛麟角(近现代除外),张须陀凭此事迹,完全可以当选公元616年“感动隋国”年度十大人物 。在他死后,他所部士兵“昼夜号哭,数日不止” 。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这句诗同样适用于形容封建社会的张须陀 。张须陀的死亡,在隋朝军政界相当于发生了一场地震 。很多人都产生了一种相同的感觉:这样一位早就铸就不败金身的名将竟然阵亡于造反军之手,那我们还凭什么去打呀?
精神上的恐惧和认输是一种无药可治的绝症,精神在,梦就在 。现在流行的一句口号“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可是,在滑县的瓦岗军面前,有什么滑不掉呢?对张须陀来说,这是他的滑铁卢,一滑足成千古恨 。
可以肯定地说,如果张须陀不死,河南的瓦岗军绝没有机会壮大到后来的超霸程度,而且很有可能随着张须陀的重点打击而产生许多难以预料的结局 。果真如此,隋朝历史将会发生很多未知的变化 。只是,历史没有如果,只有结果 。
【隋朝败局已定的前兆:张须陀身殒的荥阳一战】 后世很多读隋唐史的人都对张须陀的死啧啧惋惜,因为他死得太偶然了 。由于他的极度轻敌,才造就了瓦岗军战史上著名的“荥阳大捷”,客观地说,李密这一仗胜得侥幸 。
荥阳一战名动当时,流传千古 。就因为两个才情满满的男人在这里进行了一场生死战斗,使得原本默默无闻的大海寺变成了旅游胜地 。从这个方面讲,张须陀死得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