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在这里,死亡并不是一个需要回避的话题
文章插图
“越来越多老人家慕名而来”
穿过车水马龙的长江西路,一踏进邮电新村,仿佛时间一下子慢了下来,时光也变得厚重起来。
绿树成荫的合肥蜀山区西园街道邮电新村,白发苍苍的老人三五成群,或漫坐在一起闲聊,或杵着拐杖缓缓行走。
9月14日上午,采访人员刚到社居委门口,遇到一位行色匆匆的郭奶奶正在询问遗体捐献的事。“本人想遗体捐献需不需要征得子女同意?”郭奶奶问。
邮电新村红十字爱心社社长吴荣坤热情接待了她,告诉她本人想遗体捐献是自愿,但是为了家庭和睦,这件大事一定要和子女沟通好。
白发苍苍的吴老,送走同样白发苍苍的郭奶奶。一转头,他跟采访人员说:“像这样慕名而来的老人家,最近是越来越多了。”
66岁的赵希文就是其中一位,也是邮电新村红十字爱心社第42位遗体志愿捐献者。
截至目前,邮电新村爱心社已有42位老人,办理了遗体捐献的申请登记手续。
他们平时经常走动,相互沟通交流。逢年过节开个茶话会,有谁生病或住院了,相约上门慰问,互相有个关照。
在爱心社,死亡并不是一个需要回避的话题,而是说起来轻松平常的事情。
“最后的死去和最初的诞生一样,都是人生必然;最后的晚霞和最初的晨曦一样,都是光照人间。”这两句诗正在老人们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文章插图
“捐献遗体要跨过几道坎”
在爱心社里,摆在采访人员眼前的42张遗体捐献申请表,每一张申请表的背后既有温暖的故事,又有意料中的争执。
为什么是邮电新村呢?这里捐献“传统”要从19年前说起。
2002年,曾任省邮电系统一把手的吴朗去世后完成了捐献遗体的心愿,后来他的爱人马毅兴也申请遗体捐献。
【 志愿者|在这里,死亡并不是一个需要回避的话题】42位老人中有9对是夫妻,还有母女一起来填表,同学“抱团”来申请。像这样,由一位老人带动身边亲友的情况并不少见。
有人伸出了大拇指,也有人直摇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像一张无形的大网束缚着人们的思想。
“没法接受”是很多老人听到遗体捐献的第一反应。平时,爱心社的老人们举着小红旗和牌子,向路人普及遗体捐献知识,时常也会遭遇路人的不理解。
有人见到吴荣坤,还没等他说话就扭头跑,还揶揄道:“人还活着呢,老说遗体干吗。”
有的老年人能接受遗体捐献,但往往在子女身上“卡壳”。有的子女们受世俗观念的影响,总觉得这是一种不孝顺的行为,怕被人戳脊梁骨。也有老人被他们的话打动了,回家跟儿女商量却被“训”了一顿。
文章插图
“需求与现实差距依旧很大”
“捐献遗体既是一种奉献精神,又是一种科学精神。遗体捐献工作的一个重点,是给予捐献者和家属们更多的人文关怀。”省红十字会组织宣传和捐献事业部副部长、“三献办”主任汤常荣说。
他告诉采访人员,虽然这两年主动表达遗体捐献意愿的老年人逐渐增加,但相对于学校实际教学和科研需求,人体器官和遗体供需矛盾依然严峻。
合肥、阜阳、池州、宣城、黄山等地鼓励志愿者成立志愿服务队,在社区、乡村大力宣传遗体捐献事业。
截至2021年6月,全省共有5000余人登记成为遗体捐献志愿者,用“最后馈赠”照亮生命希望。
捐献遗体是对生命的礼赞,因人性光辉而永恒。勇于摒弃传统的陈规旧俗和偏见,志愿者将自己百年之后的遗体无偿捐献,这对于科学普及、医学进步、殡葬改革、移风易俗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有着深远意义。
- 女孩|11岁女孩遭遇车祸脑死亡,家属捐献器官为五位患者带来重生希望
- 疫情|河南战“疫”暖镜头丨短视频“花式”喊话:快来当志愿者啦
- 汤阴|出发!河南家政行业志愿者逆行支援汤阴
- 巴基斯坦|老铁!在天津,有一支巴基斯坦志愿者队伍
- 大寺镇|“医护志愿者”来了
- 市科技局|市科技局党委书记毛劲松走访慰问下沉社区抗疫一线志愿者
- 安阳市|我在这里挺好的——探访河南安阳育才中学师生“隔离点”
- 多样性|浦发银行青岛分行开展“守护生物多样性,我是行动者”志愿者活动
- 下跪|网传天津两老人做核酸插队让志愿者下跪,当地政府回应:志愿者下跪对象不是网传居委会主任父母
- 志愿者|“粽”享邻里风丨天台7000只粽子送居民 旅游志愿者来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