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中的伏兵:李世民埋伏了多少人( 三 )


以上分析说明,当日袭杀建成、元吉之前,世民已制伏高祖近卫,伏兵于临湖殿,等待兄弟自投罗网;杀死建成、元吉后,高祖弃舟登岸(敬德“直至上所”,高祖定已不在船上),被困临湖殿,因为坚不就范,世民得不到手敕,尉迟敬德只好以建成、元吉首级示其部下退兵;迫不得已,世民乃作最后打算,派凶猛鲁莽、杀人不眨眼的尉迟敬德前往胁迫高祖,高祖见敬德来势凶猛,大惊失色,加之在场大臣畏死,力劝妥协,素所依赖之裴寂亦默然不语,高祖无奈,只好束手就范,用委以兵权、诸军皆听秦王号令的方式承认政变合法 。世民得高祖手敕,避免了对高祖加以兵刃之最坏结局,大喜过望,乃投入高祖怀中吮乳恸哭 。以上推测,又从当时预事人之碑志中可得证明 。其一,《唐文续拾》卷二李俨撰《大唐故左戎卫大将军兼太子左典戎卫率赠荆州都督上柱国怀宁县开国襄公杜公(君绰)碑》云:□剑而归□诚阝奥主 。义宁之始,□□都投义,……摧宋金刚于夏县,……既竭忠勤,弥荷恩顾,寻奉(缺26字)交御辇,矢及宸闱 。
碑文虽缺损严重,但主要事迹尚存,据唐人碑文用语,以上残碑可补如下:[仗]剑而归[,]输诚阝奥主 。义宁之始,[赴][东]都投义,……摧宋金刚于夏县,……既竭忠勤,弥荷恩顾,寻奉……[兵]交御辇,矢及宸闱 。杜君绰,两《唐书》无传,但在《长孙无忌传》中存名,知其为伏兵之人 。从碑文看,墓主曾随世民击败宋金刚,因其“忠勤”,得世民赏识,后来参与了“玄武门之变” 。“兵交御辇,矢及宸闱”二句至关重要,透露了当日在高祖身边发生激烈战斗的情形,可证兵加高祖近卫的推测是不错的,亦知《旧唐书?隐太子传》“矢及内殿”一语之不虚,以及此语之出处 。证明之二,当日亦曾参与伏兵的郑仁泰之碑文亦云:储闱阶乱,礻商极戾园 。季邸挺妖,蠹殷傲象 。兵缠丹掖,殷珍紫宸 。公奉睿略于小堂,肃严诛于大义 。二凶式殄,谅有力焉 。亦证明了当日高祖身边的武装冲突 。此外,尚有旁证 。武德九年十月,萧王禹与陈叔达“于上前忿争”,二人同时罢相 。什么忿争,处罚竟至如此严厉?联系二人曾力劝高祖妥协事,不难推知,乃因二人争功,漏泄事变日高祖身边冲突之故 。还有尉迟敬德 。《旧唐书?尉迟敬德传》载,贞观八年,敬德侍宴庆善宫,时有班在其上者,敬德怒曰:“汝有何功,合坐我上?”并拳殴劝解者任城王李道宗几至眇,事后太宗以诛功臣相威胁,敬德晚年乃闭门谢客,“尝奏清商乐以自奉养”凡16年 。难道仅仅是因为尉迟敬德脾气暴躁、恃功霸道之故?席间争执,一定漏泄了李世民最忌讳的事情,故太宗恼怒,而敬德晚年闭门谢客 。
二、伏兵不止九人
(一)关于伏兵人数的诸种记载1.第一种,未明言人数 。《旧唐书?高祖本纪》载:“六月庚申,秦王以皇太子建成与齐王同谋害已,率兵诛之 。”《新唐书?太宗本纪》和前引《资治通鉴》略同 。2.第二种,只说九人,但未点名 。《旧唐书?隐太子传》:“太宗将左右九人至玄武门自卫 。”《新唐书?隐太子传》略同 。3.第三种,说九人且点名 。《旧唐书?长孙无忌传》:“六月四日,无忌与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等九人,入玄武门讨建成、元吉,平之 。”《新唐书?长孙无忌传》同 。此种说法有一个漏洞,加上长孙无忌自己,实为十人 。4.第四种,录功九人 。《旧唐书?刘师立传》:“与尉迟敬德、庞卿恽、李孟尝等九人同诛建成有功,……”;同书《庞卿恽传》:“从太宗讨隐太子有功” 。比之《长孙无忌传》,多出了庞卿恽 。5.第五种,12人 。《旧唐书?太宗本纪》:“六月四日,太宗率长孙无忌,尉迟敬德、房玄龄、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侯君集、程知节、秦叔宝、段志玄、屈突通、张士贵等于玄武门诛之 。”其中宇文士及当日在高祖身边,屈突通已奉命镇守洛阳 。以上所列五种记载,总计共见20人名 。诸种说法,互相抵牾,令人莫衷一是 。但因史无对证,学人对此从未能提出异说,致使此一骗局延续千年,九人之说遂成定论 。近年来虽有日本布目潮氵风先生提出20人说,但此数似亦仍未走出史臣所设置之迷宫,笔者亦曾耗费不少时间排比诸20人史料,考证究竟哪九人伏兵于宫而不得要领 。但若换一角度,此伏兵九人之神话则不难拆穿 。(二)伏兵不止九人要知究竟伏兵几人,只需清理当日宫中到底有几处武装冲突,尤其是通过当日事态揭发也被史臣隐瞒的武装冲突,便可推知真实伏兵人数 。1.当日宫内究竟有几处武装冲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