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君耿直清高幸免汉元帝临幸之谜( 三 )


甚至关于昭君的名字也不能确定 。一般认为,王昭君,姓王名嫱,字昭君,在历史上又被称为“明妃”,系西晋时,为避司马昭的讳,改称“昭君”为“明君”,后渐渐有“明妃”一说 。

图片来源于www.youxixd.com
但有人提出异议,认为王昭君姓王,名、字不详 。根据西汉宫廷规矩,宫女从入宫之日起,即不呼其娘家名字,因而不详其本来名氏字号,王昭君也不例外 。《汉书-元帝纪》第一次提到“王樯”时,这“樯”字是载运她离开家乡所用的舟楫相联系,即她是位船只载运而来的王姓姑娘 。
后来《匈奴传》又称“王蜣”,都不是昭君的本名,只不过是一个记音义的符号 。《后汉书-南匈奴传》改为“王嫱”,才使其名统一起来 。“昭君”两字为封号,非官号,因出塞前夕,必须提高她的政治地位,才能达到和亲的目的,于是赐封为“昭君” 。久而久之,昭君、王嫱这些标志她政治身份或出身特征的称呼,被当成她的名字 。
另外昭君出塞的原因,也有许多争议 。较为普遍的看法是,昭君耿直清高,不肯贿赂画工,于是画工把她画得很难看,自然引不起皇帝的注意和兴趣 。久之,渐生苦守掖庭之怨,恰巧匈奴前来求亲联姻,她便主动请求出塞和亲 。但后世有人考证,认为毛延寿画王昭君像的事不可信 。还有一说认为,王昭君是一个平民出身的不同凡俗、胆识过人的宫女,为了摆脱宫廷牢笼的束缚,也为了汉匈两族世代团结友好,自愿应召,作为“和亲使者”远嫁匈奴 。这恐怕有些特定时期意识形态对民间故事的曲解意味了 。还是王安石说得好:“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 。至于昭君后来不从胡俗,服毒自尽,这都是民间附会,和汉人对贞操观念的想象与苛刻要求有关,并非历史事实 。“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历史上真实的王昭君怎样,或许只有无边的青草知道了 。
【王昭君耿直清高幸免汉元帝临幸之谜】